金鱼石、黄花桥、麻山河 三个主要河流监测断面 水质达标率100%; 城镇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 水质达标率100%; 地表水达到或好于Ш类水体 比例达100%。 国控金鱼石断面 今年四月份以来连续七个月 水质达到Ⅱ类标准, 全年未出现V类及劣V类水…… 这是近日小湘从湘东生态环境局获得的 湘东区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喜人成绩。 谁曾想, 作为传统工业重镇, 曾经的湘东几乎包揽了 萍乡市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 这里的河道曾经垃圾随处可见, 水葫芦遍地横生、污水直流入河, 断面水质甚至多是V类或劣V类。 如今的湘东, 已是景美、水清、岸绿、河畅…… 湘东区认真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和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及长江保护修复重点工作要求,把水污染防治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以宜居湘东建设为载体,以最大的决心、持续的投入、创新的机制、扎实的措施以及契而不舍抓水环境治理,扎扎实实做足“水文章”,真真切切擦亮“水名片”,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市委书记、市总河长李小豹深入到萍水河流域湘东段开展巡河督导 ▲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副总河长李江河在湘东区开展巡河督导 深推·共治:“汇聚治理合力” 湘东区全面推行河长制, 成立了以区委书记、区长分别为总河长和副总河长 的区级河长组织架构, 全面建成区、乡、村三级河长制组织体系, 并将河长制工作纳入宜居湘东建设 进行定期督导、考核。 ▲区委书记、区总河长杨博开展巡河督导 ▲区委副书记、区长、区副总河长、萍水河区级河长何超开展巡河督导 ▲志愿者向居民宣传推行河长制的重要性,引导大家爱河护河 将“管住浊水”作为宜居湘东建设工作考核重要内容,建立了“一周一督导,一月一调度,两月一考评,一年一总结”的常态督查机制,对先进的发“票子”、给“帽子”,让落后的丢“面子”、挪“位子”,并将考评结果与奖补资金直接挂钩,奖优罚劣,有效驱动“慢牛”,让“宜居湘东”在持久战上保持动力。 推出从区、乡(镇、街)、村到村民小组层层包干机制,把动员会、调度会从全区大会一直开到村组的“户主会”,层层传导压力,级级压实责任。同时,结合“河小青” 志愿者服务机制,组织开展“我是河小青 生态湘东行”“巡河护河我们在行动”等志愿者服务活动,形成干群联动、齐抓共管的全民共创局面。 清河·治岸:“恢复河流底色” 河湖之病,表象在水里,根子在岸上。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湘东区坚持问题导向, 统筹推进清河、治岸, 对突出问题精准治理。 ▲黄花桥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 ▲污水管网铺设 ▲荷尧村污水处理站建设 ▲依法打击非法捕捞 坚持高效“清河”,持续改善水质。委托第三方水利专家,针对全区河道、水库的环境问题,编制了“一河一策”“一库一策”治理方案。推进河道清淤治理,先后完成大江边到老桥、萍钢坝至黄花桥、湘东老桥至萍钢坝以及日星小河、樟里小河的河道清淤、疏浚工程,清理河道底泥约38万余方,彻底改善河道污浊的现状,水面变得整洁美观。全面开展河库垃圾专项整治,全区配备河道保洁员365名,做到了河道垃圾日产日清,并在2019年7月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实现了全区河道保洁第三方常态化治理。 坚持铁腕“治岸”,彻底斩断污染源。从岸上的污染着手治“根”,水利、环保、农业、地矿等部门联合执法,2017年以来全区河道采砂全部退出,依法关闭制沙场14家;对全区禁养区,水源地保护区的养殖场全部予以退出;查处非法生产碳酸钙企业6家,立案处罚6家,责令停产整治3家,清理道田工业小区境内废渣4000余吨。同时,加强城乡截污纳污工程建设,自2010年至今已累计建成污水收集管网77.45公里,基本覆盖了城区各人口密集的社区、街道和村庄,湘东中心城区去污水收集率在85%以上。全面完成了9个农村乡镇集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总处理能力为2900吨/日,建设管道36公里,建成28座自然村级小型污水处理站,2020年底可投入运行,农村生活污水得到了有效治理。 强基·提质:“打造最美岸线” 在突出抓大体量流域治理的同时, 湘东区通过其示范引领, 积极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 推动产业形成和当地经济发展 以及流域治理的全面铺开。 着力打造以麻山生态新区为流域生态治理的主体工程。规划建设了萍水河生态修复工程“萍水十景”——鸬鹚烟雨、渔舟唱晚、桐田山居、善洲古桥、双岩塔影、湖光山色、萍水印象、桃源溪径、白鹭栖洲、田园花港,麻山河生态修复工程,全面提升当地环境指数,打造休闲、观光、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新区。 全力提升湘东城区“一河两岸”城市品位。对萍水河湘东老城区段河道进行综合治理,启动老城区段5.75公里五河治理防洪工程、一河两岸岸滩景观工程等项目。大手笔推进滨河新区建设,建成龙舟公园、景观水坝等项目,打造了20公里萍水河“一河两岸”生态走廊,修建景观台、亲水平台、健康步道、休闲广场等娱乐健身设施,塑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湘东名片”。 着力打造沿草水河美丽乡村示范带。依托草水河河道治理,实施东桥、广寒寨中小河流项目,整治河道约16公里,建设了南岸村、草市村、长塘村、官溪村、官陂村、塘溪村等一批美丽乡村,整个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呈现一幅田园风光的美丽乡村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