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安源11月27日消息(记者邓玉玲 通讯员邬斌 黄彩彩)“以前一年做到头也就那么点钱,如今,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让我家能够改变贫困现状,实现脱贫摘帽,逐渐走上稳定的生活”。说起自家的脱贫经历,张付兰滔滔不绝。 今年52岁的张付兰是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白源街白源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回顾奔跑在脱贫致富道路上的这几年,张付兰一直都认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命运多舛的张付兰患有慢性病症,需要常年服用药物控制病情。丈夫姚安萍患病,长期需要药物治疗;家婆年岁已高,患有慢性病症,儿子因为自闭,没有出去工作,长期的医疗费,家中完全没有主要劳动力…… 张付兰除了要在家照顾生病的丈夫,还要利用剩下的时间打零工补贴家用,收入微薄的家庭根本就承受不了这庞大的医药支出,医药费基本靠借,为此欠下几万元的债务。然而丈夫终究承受不了病魔的折磨,离开了人世,这噩耗带来的是无尽的悲痛,也是沉重的负担,那时的张付兰曾一度一蹶不振。 在她最艰难的时候,党的扶贫政策如一股暖风吹进了她的心窝,村干部在走访时,详细地了解了其家庭目前面临的实际困难,在鼓励他们一家振作生活信心的同时,将他们家庭的情况汇总上报,通过精准识别,2014年正式建档立卡成为白源街第一批享受精准扶贫政策的帮扶对象。 在精准扶贫好政策的帮扶下,张付兰成为了萍乡市金洋电子有限公司流水线上普通的一员,同时,他们家也落实了健康、产业、就业等各项扶贫政策,加入了合作社,每年有分红。 有了目标、有了方向,说干就干,生活也就充满了希望,张付兰感觉身上的担子轻了,重拾了生活信心。通过政策讲解、谈心交流,让张付兰又燃起了对幸福生活的渴望,树起了脱贫的信心,意志坚定要摘掉贫困户帽子。 考虑到她家中自闭的儿子没人照顾,丈夫治病留下的债务还要偿还,帮扶干部通过就业扶贫政策将他儿子也推荐到金洋电子厂。 张付兰的辛苦付出加上自己人际交往圈的扩大,儿子慢慢打开心扉,尝试与人交往,慢慢地适应着工作环境。如今儿子完全能够上手了,家庭收入较之前有了很大的增加,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观。 张付兰也笑得更开心了,她说:“儿子能赚钱养活自己了,我悬着的心也能放下了,自己再苦再累也无所谓。” 一家人的生活水平稳步上升,在2018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1695.89元,远远超过了国家贫困线,彻底摘掉了“穷帽子”。 脱贫后的张付兰懂得知恩、感恩,她经常说:“现在党的扶贫政策越来越好,我们贫困户首先要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不能墙根底下晒太阳,等着政府送钱送物,政府帮我们一把,我们自己也要使劲,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依托国家的各项扶贫政策,撸起袖子加油干,大家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 “我奋斗,我光荣!”张付兰本着一份对工作的执着和热情,一份对儿子的挚爱之情,一份对家婆的责任之心,每月的满勤,扎实的操作水平,融洽的同事氛围,最为普通的事她始终坚持如一,她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成功展示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