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生态环境 查看内容

半包瓜子的故事——莲花生态环境局派驻荷塘乡井下村驻村第一书记周德年

2020-11-30 12:51| 发布者: cs小编网网| 评论: 0|来自: 莲花生态环境局

摘要: “周书记,这个留给你吃。”一位憨厚的年轻人从远处跑过来,塞了半包瓜子给周德年,便开心地跑开了。这一幕是发生在井下村村民朱珍军身上的故事,他口中的周书记,就是莲花县生态环境局派驻荷塘乡井下村驻村第一书记 ...
      “周书记,这个留给你吃。”一位憨厚的年轻人从远处跑过来,塞了半包瓜子给周德年,便开心地跑开了。这一幕是发生在井下村村民朱珍军身上的故事,他口中的周书记,就是莲花县生态环境局派驻荷塘乡井下村驻村第一书记周德年。

主动请缨,天命之年再出征

      2016年3月,已经54岁的周德年,主动请缨,来到“十三五”重点贫困村井下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当时,他的妻子有些担心地说:“你母亲都80多岁了,就你一个崽照顾,你自己50多,身体也不好。”周德年安慰妻子:“家里就辛苦你了,我们这样的老党员,一定要冲在前面,给年轻人做榜样啊!”就这样,周德年在知天命的年纪,一头扎进了扶贫第一线,这一干就是五年。五年来,他坚持以“党建+”为抓手,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拧成一股绳,克服种种困难,通过完善村基础设施、发展产业扶贫和引进扶贫车间等一系列措施,让井下村焕发了新活力,顺利完成了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

一心为民,“半包瓜子”显真情

      井下村村民朱珍军,因摔伤导致轻度智力残疾,加上父亲过世,母亲远嫁,兄长远赴广东打工,在莲花举目无亲。看到孤身一人的朱珍军住着破烂的土房,周德年为其争取政策,帮他盖了一栋砖瓦房,并且为他申请了低保,生活有了保障之后的朱珍军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开朗,他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去找第一书记周德年,半包瓜子的故事,也就是发生在这期间的感人故事。

△朱珍军家的新房

      周德年总是会根据每个贫困户不同的情况,为他们制定最合适的脱贫方案。井下村村民罗腾云,丈夫因车祸意外去世,导致家庭陷入极度困难,了解到情况后,周德年为其制定了详细的脱贫计划,根据她之前在外务工经验,安排她到井下村的鞋面厂担任主管。同时,还为其争取了光伏发电和产业扶贫项目,帮助她养殖了50头羊和7头牛,让这个深陷贫困泥沼的家庭看到了脱贫的新希望。2017年,脱贫后的罗腾云向党组织郑重递交了入党申请,她说:“是党和政府的帮助让我脱贫致富,我想入党,像其他党员一样为人民服务,带动更多的贫困户一起致富。”


产业兴村,小康路上加速度

      井下村地处山区,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落后,来到村里后,周德年认为:要想致富,首先完善好村里的基础设施。于是他多方奔走,先后共计争取了资金300多万元,打造了朱云谦将军故里,新建了宁家里等7个新农村点,修建了公路8000米、水圳3100米,架设路灯74盏,兴建了足球场、门球场等,使村里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面貌焕然一新。

朱云谦将军故里

井下村道路

门球场

新农村点

      他带领井下村“两委”干部筹建了窖化垅产业基地,发展种植业。投资20万元入股佳翔农业产业合作社,带动28户贫困户增收。引进了展鑫鞋面加工厂,吸收了40余人就业,人均收入2000余元。“如今可以一边在厂里上班,一边照顾家庭,还可以做些农活,比去外面上班好多了!”贫困户贺菊花开心地说。

△井下村鞋面加工厂

      在井下担任第一书记的五年,周德年倾注了自己的全部精力,奋战在扶贫工作第一线,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村民们私底下说他就像一头任劳任怨、默默奉献的“老黄牛”,如今,走在村里,村民都会热情地称他一声“周书记”。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