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高坑镇 查看内容

【脱贫攻坚进行时】产业扶贫甩穷根

2019-3-5 15:18|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萍乡日报

摘要: “光伏电站建起来以后,每个村的维护运营成本平均算下来不到16%,剩下的84%的收入就按照实际情况帮助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增收。”谈及高坑镇的光伏发电扶贫产业,该镇负责扶贫工作的分管领导介绍说。自脱贫攻坚战役打响 ...

“光伏电站建起来以后,每个村的维护运营成本平均算下来不到16%,剩下的84%的收入就按照实际情况帮助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增收。”谈及高坑镇的光伏发电扶贫产业,该镇负责扶贫工作的分管领导介绍说。

自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高坑镇就一直把产业扶贫作为主阵地,想方设法利用有限的扶贫资金,并多方争取帮扶资金,在产业扶贫上做出特色,取得实效。

靠大树,投资收入有保障

2018年10月,同类养殖规模在全省排名第一的荷树坪肉羊养殖基地获得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称号。早在2017年,王家源村就代表全村贫困群众与荷树坪肉羊养殖基地签订了相关协议,主要是将一户一策资金整体打包投入基地,基地则按约定利率,并在村两委的指导下,依据贫困户实际情况,根据贫困程度分不同档次面向贫困群众以现金形式发放红利。据悉,基地于2018年两次面向贫困群众发放红利共十余万元,人均超千元。

“在高坑的发展得比较好的农业龙头企业、重点企业,我们都和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协商机制和合作机制,也得到企业的大力支持,形成政府和企业共推脱贫攻坚的良好局面。”谈及产业扶贫,该镇党政主要领导介绍说。

据悉,位于泉江村的江西新农园实业有限公司,位于楠木村的金丝楠木田园综合体,位于高坑村的春友发展有限公司,还有落户石上村的阳艳天农业有限公司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都吸纳了部分一户一策资金或其他帮扶资金,均通过分红等形式助力贫困群众增收。

聚财力,抱团发展有盼头

光伏发电是高坑镇的重点扶贫项目之一。截至目前,全镇14个村中有超过10个村建有规模大小不同的光伏电站并全部并网发电。

走进丰园村部和丰园小学,办公大楼和教学大楼的楼顶就是一片连一片的光伏发电板。据统计,2018年,光伏电站维护费用、扶贫专岗支出、贫困户分红近6万元。

丰园村是高坑镇发展光伏电站最早的一个村。除去约16%的正常维护费用,剩余约84%则通过就业和分红两种方式让贫困群众得实惠。其中,“扶贫专岗”主要就是吸纳贫困群众就业增收,占比约67%。

“我们的想法就是把‘扶贫专岗’作为重点,鼓励贫困群众通过劳动增收,并让工资占大头,红利占小头。”谈及光伏电站的利润分配,丰园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介绍说。

除去光伏发电,高坑镇还广泛组织各类专业合作社,集中资金,集中人力发展生产,努力让贫困群众通过劳动和分红实现增收。王家源村一品农嘉专业合作社,云泉村鸿远种养合作社、石上村添农合作社等都通过资金整合、群众投入的方式,不仅让合作社得以发展,而且让贫困群众的钱袋子慢慢鼓了起来。

真帮扶,个人发展有典型

今年2月,萍乡电视台对高坑镇浒泉村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叶报春进行了专访。他说:“2019年我还是继续养猪,要把猪养得更好。新的一年还想添上一些新家具,让生活过得更好,让妈妈更加高兴!”

说起叶报春养猪,可谓一波三折。从一开始的试试看到亏本,再到帮扶干部的认真帮扶并实现2018年收入达到4万元,叶报春对脱贫致富越来越有了信心。

“对叶报春的帮扶是全方位的,从住房维修、小额贷款、技术指导、专业补贴,还有帮扶单位的帮购帮销,最终让叶报春实现脱贫并开始致富。”谈及对叶报春的帮扶,驻浒泉村第一书记介绍说。

激发群众个人发展意愿,通过诚实劳动增收致富,这是高坑镇一直以来所坚持的。如今,这种坚持看到了成果。石上村贫困群众易新荣,不等不靠,在帮扶干部的支持下发展养殖业,一步一步走上脱贫致富之路,成为高坑贫困群众主动谋求个人发展的典型之一。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