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入一线惠民生 —安源区卫健委党委一线工作法破解机关党建“两张皮”难题 (选手:邓旎) △该项目获得全省“争创第一等党务工作”党务技能大赛“机关党建工作”项目二等奖 背景 安源区卫健委机关有党员干部91人(含退线、退休),内设办公室、组织人事股、医政股、财务股等15个股室,是个大单位。在全面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个难题,那就是机关的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不够,有时存在“两张皮”的现象。为此,卫健委党委推行“一线工作法”,将机关党建与“健康安源”建设深度融合,纾民困、解民忧、办民事,取得了良好成效。 做法 组织建在一线,危难时刻纾民困 坚持标准化设置党的基层组织,全面理顺区属公立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党组织管理体制,建立了卫健委党委-公立医院党组织-公立医院党支部三级管理制度,构建了机关各股室、医院各科室、乡镇各院所、村级各站点的网格化组织体系,实现党的组织在卫健系统一线全覆盖。 新冠疫情期间,作为全区抗击疫情的指挥中心,对内,立即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临时党支部和集中留验站临时党支部,由党委领导,统筹委机关、二级单位、各乡镇卫生院,建立三级防控体系。全系统组建6个疫情防控专项工作组,将医疗保障、预防控制、分析研判等各项任务整合“打包”到支部,在支部引领下,机关、医院、疾控、监督执法等各条战线上的党员干部闻令而动,织密联防联控网络,筑起抗击疫情的“铜墙铁壁”,防控至今未发生1起聚集性案例。 对外,积极动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投身一线战“疫”,为解除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们的后顾之忧,成立的后勤物资保障组第一时间寄去了防护服、口罩等防护物资;定期组织党员干部上门慰问家属;通过视频连线送去关心与鼓励。 面对突发事件,他们把组织建在一线,通过支部引领、党员冲锋、干群响应,变“外在压力”为“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大考”中彰显政治忠诚。 力量沉在一线,围绕中心解民忧 注重将领导班子、精干队伍、医疗资源等重心落在一线、力量沉在一线,让党员干部俯下身子听民意,沉下心来解民忧。 针对贫困患者就医难、看病贵这一堵点问题,建立“支部+家庭医生+贫困户”的工作模式,组建以党建指导员、医生、护士、药师为主的85支家庭医生团队,实行“1+1+N”分片包干、网格化管理,每位领导班子挂点1个支部,带领家庭医生团队,为贫困患者提供“多对一”的贴心服务。经过三年努力,因病致贫户占贫困总户数的比重由之前的60.26%降至现在的4.97%。 面对重大任务,他们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施策,力量沉在一线,通过支部牵线、党员组队,将“单兵作战”升级为“组团服务”,不断延伸机关党建触角,形成工作落实的强大合力。 服务优在一线,便捷高效办民事 始终站在群众立场想问题、办事情、抓落实,以“妈妈式”服务理念,通过群众点单、机关下单、党员接单,在疾病救治、婚育办理、卫生许可等21条便民事项上提质增优。 针对婚孕登记来回跑这一堵点问题,党员干部带头攻关,有效解决区妇保新建大楼土地征用、行政审批分散等问题,仅用一年时间就实现了“两检同检,两证同登”的工作目标。 面对群众期盼,他们围绕业务工作抓党建责任落实,将服务优在一线,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用伸出的“服务之手”紧握住群众的“需求之手”,架起了党群之间的“连心桥”。 启示 “两张皮”如何破?关键是让党的组织覆盖到机关的每一个部门、每一项工作,像串珠子一样把党建与业务串在一起、紧密相连。如何融?根本是让机关党员沉下心、俯下身,脚下沾泥土,把上级的政策转化为服务群众的举措。如何促?核心是把群众想的当成我们要做的,像母亲对孩子一样贴心、暖心,用“妈妈式”的服务换来群众的“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