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好消息!好消息!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12月1日, 2020年全省“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现场会 在上饶市婺源县召开。 会上,我区以全省第一的好成绩 喜获 江西省第五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区称号! 在现场会上,我区还作了 “四好农村路”建设典型发言! 咱湘东的“四好农村路”建设得如何? 话不多说,直接上图 近年来,湘东区坚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以“便民惠民富民利民”为主线,以“农村公路+”发展新模式带动农村公路沿线产业发展、生态宜居、文化兴盛、百姓增收,“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近三年,湘东区先后投入约11.4亿元,完成国省道升级改造28.6公里;完成县道升级改造58.1公里,完成危桥改造72座;新、改建乡村公路726.6公里;实施农村公路生命安防工程338.9公里;完成6个省级贫困村44户贫困户入户路建设2.4公里,完成非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58户入户路31.8公里。 01 “四定”凝聚工作合力 坚持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做到“四定”。 “定岗定责”:成立了湘东区“四好农村路”建设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相关分管区长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将“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纳入政府年度考核范畴,确保领导到位抓,抓到位。 “定时定则”:围绕建设现状、管理模式、养护效果、运营情况等内容,区四套班子领导实行“一月一观摩、两月一考评”,现场比武,对于排名靠后的两个乡镇由乡镇党委书记在全区的大会上作表态发言,对于排名靠前的乡镇予以现金奖励,做到高位推动、精细管理。同时,区交通运输局牵头联合各职能部门实施现场督导,核实建设进展,做到实时跟进、全面监督。 02 “六结合”统筹推进建设 ▲公交车站 ▲道路标语标识 ▲道路护栏 ▲清洗平台 ▲党员示范路 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有机融合,统一布局、统一实施。 做到“六结合”:与城乡建设推进相结合,完善城乡基础设施;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助推农村一二三产业互动融合,推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相结合,助推“宜居湘东”建设;与交通路网整体提升相结合,改善湘东交通状况;与赣湘合作相结合,搭建省际乡村交通纽带;与“路长制”工作相结合,积极推行“路长制”的湘东实践。 03 “两落实一发动”强化资金保障 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来源是首要问题。自“四好农村路”建设以来,湘东区针对县道升级改造、农村公路路面升级改造出台政策,建立以区级政府投资为主、分级负担为辅、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筹资建设模式,全面激活了农村公路建设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落实县道升级改造区财政主导机制。区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并出台下发了《湘东区建设“四好农村路”实施方案》,明确县道升级改造除上级补助资金外,按区、乡两级8:2比例出资建设,其它标线搬迁等费用由区级兜底,强化了投入机制,大大提高了基层改造道路的热情和动力。 落实县道路面改造财政奖补激励。针对路面破损较为严重,但又不具备升级改造条件的部分县道,除上级补助资金外,区政府再额外按照30万元/公里的标准支持乡镇进行路面改造。 发动群众投资投劳多方参与。全面引导社会投资投劳,带动群众建设同参与,质量同监督。 04 “两助力”强化惠民功能 ▲赣湘开放合作试验区 ▲农村物流 ▲扶贫产业基地 以“四好农村路”建设助力脱贫攻坚。设立150个公益性岗位,从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招聘道路保洁员、护路员等,在助力农村公路养护的基础上解决部分贫困群众就业。完成50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户路34.2公里建设,实现了“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的目标。随着近年来农村公路的不断延伸,特别是山区农村公路的连接、贯通,偏远山区的农产品逐步走入市场得到推广。 以“四好农村路”建设助力产业发展。改造X803麻山至南坑、上大公路等景区公路,助力“公路+旅游”发展,麻山幸福村国家4A级景区、广寒寨金缕梅等乡村旅游景区远近闻名,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游玩,化解了以前游客“进不来”、“停车难”等难题。建设X054连接 G320一级公路、新油公路连接湖南东富工业园,吸引了总投资近90亿元的“5020”项目深圳福斯特、江西盛显光电等企业落户湘东工业园,助力赣湘开放合作区发展。同时,畅达的农村公路,连接了200余家电子商务企业和网络平台,实现了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