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生态环境 查看内容

聚焦蓝天保卫战|萍乡市安源生态环境局举行新闻发布会

2020-12-5 09:30| 发布者: cs小编网网| 评论: 0|来自: 安源区环保局

摘要: 12月3日上午,萍乡市安源生态环境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安源生态环境局局长张婷婷,副科级干部刘丽、吴晓民,大气环境股股长孟钢富出席发布会,副科级干部刘丽主持发布会,发布会通报了安源区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工作进 ...

      12月3日上午,萍乡市安源生态环境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安源生态环境局局长张婷婷,副科级干部刘丽、吴晓民,大气环境股股长孟钢富出席发布会,副科级干部刘丽主持发布会,发布会通报了安源区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工作进展及2020年1-11月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情况,并回答了记者关注的问题。

      张婷婷: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非常欢迎各位莅临今天的发布会现场,在这里我谨代表安源生态环境局向在座各位,并通过你们对新闻媒体长期以来对安源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安源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大气污染防治的有关指示要求,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经过全区上下不懈努力,安源区中心城区空气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细颗粒物(PM2.5)2018年年均值为45微克/立方米,2019年年均值为41微克/立方米,2020年1-11月年均值为29微克/立方米以内,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持续下降,空气优良率由2018年的83.3%上升到95.6%,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构建大气污染防治新机制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区长为“双主任”、多位副区长为副主任的安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建立了重大问题书记、区长牵头,一般问题分管副区长调度的生态环境保护组织架构。设立了10个专业委员会,由对应行业、领域的分管区领导担任第一主任,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主任,分专业、分领域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制定了《安源区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安源区污染防治攻坚战八大标志性战役总体工作方案》,逐一明确责任单位,突出抓好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污染治理,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创新驱动、社会监督、公众参与的大气污染防治新机制。

聚焦重点  标本兼治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2018-2020年共完成淘汰拆除水泥球磨机生产线4条,造纸生产线2条,平拉工艺格法玻璃生产线1条。完成散乱污企业整治共关停取缔9家、整合搬迁5家、升级改造5家。严格执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企业共6家。完成排污许可证简化管理应发81家,实际发放81家,完成率100%。登记管理270家,完成率100%。完成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升级改造6家,完成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企业2家。开展了工业炉窑综合治理和工业企业专项整治,共排查300多座炉窑,共有6家企业完成了工业炉窑的改造,12家“三站”企业完成整改,9家企业完成了大气监控在线联网。
      ——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全面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实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我区2019年度能耗强度降低目标为2%,实际完成年度单位GDP能耗降低率为2.2%, 超额完成该目标。安源区2019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总降低率目标完成进度174.7%,远超过“十三五”能耗强度降低目标进度80%的要求。2018年全区能源消费总量为103.03万吨标准煤,“十三五”累计能耗增加9.92万吨标准煤,远低于市里确定的我区能源消费总量累计进度21.5万吨标准煤,超额完成目标。2019年,我区单位GDP能耗为0.465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6.47%,超额完成2%的年度降低目标。
      ——调整优化运输结构,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我区已完成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目前已登记在册的数量为412台,并发放了牌照;严格执行《萍乡市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止使用区的通告》。加强对车用油品不定期检查,有效打击“黑油”“黑市”等行业乱象,进一步促进成品油市场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2018年修订了《安源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制定了重点大气污染企业的名单,在重污染天气下该类企业暂时减产或停产,以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加大道路清扫保洁力度,对中心城区主、次干道和319、320国道城区路段进行冲洗和洒水,抑尘车24小时出动且加大主城区的工作范围;交警部门增派警力,加强易堵路段的交通疏导,防止下班放学高峰期道路拥堵造成大气污染物聚集;暂停中心城区建筑工地土石方作业,防止扬尘加重大气污染。


      记者问答

      1.蓝天保卫战提到着重解决臭氧污染的问题,请问目前安源区臭氧污染情况如何?采取了哪些措施解决臭氧污染问题?

      吴晓民:近年来在安源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安源的空气环境质量持续向好。2019年臭氧年均值达到了II级空气质量标准,但臭氧评价浓度振荡上升,臭氧污染形势不容乐观。目前国内、外臭氧污染防治均没有形成系统的治理经验可借鉴,需要我们边摸索边快速推进。臭氧污染不是由污染源直接排放所致,而是氮氧化物和VOCS(挥发性有机物)在空气中进行光化学反应而产生的,因此我们将狠抓两者协同减排。一是完成挥发性有机物重点企业整治工作,做好“一企一策”。二是加强加油站、储油库油气回收监管,实现100%全覆盖环保检测,推进油气回收在线监控系统建设。三是禁止生物质露天焚烧。我们坚信,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攻坚克难,从源头上管控臭氧的污染,让安源的天空持续更蓝更美。

      2.目前已经进入取暖季,按以往经验污染天气将会增多,安源区将如何应对,让安源有更多的蓝天白云?

      吴晓民:我们从工业企业、高污染燃料、扬尘、移动源和重污染天气应急五个方面继续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业企业方面,我们持续加强对工业企业综合管控,加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确保涉气企业有组织达标排放、无组织有效管控;加大高污染燃料的管控,加大清洁能源的应用推广力度,积极鼓励、引导单位和个人自行淘汰高污染燃料设施;聚焦移动源管控,我们还在市级部门的统一指挥下,配合开展车辆执法检查,持续开展联合路查、路检。
      扬尘是影响大气质量的重要污染源,我们把提升扬尘管控成效作为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主抓手,严格落实施工工地和渣土车的扬尘控制措施。具体来说,施工工地要严格做到围挡、覆盖、洒水、冲洗、湿法作业等“6个100%”的要求;渣土车要规范行驶、密闭运输,分门别类采取措施。此外我区还将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根据预测及时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启动相应级别重污染天气应急,确保应急减排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3.在秋冬季节,我区农村很多老百姓在田里焚烧秸秆和杂草,有的还混有生活垃圾,烧的时候浓烟滚滚。请问这对空气质量有影响吗?安源区又是如何管理的?

      孟钢富: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一直是我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很多老百姓还在沿用传统农业耕作模式,保留着在田间"烧火土"作肥料的习惯。农作物秸秆在露天焚烧的时候,会直接向大气排放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污染物,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雾霾的发生。强化秸秆、垃圾露天焚烧监管,也一直是我们减少本地大气污染源排放的重要措施之一,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是建立禁烧工作机制。结合广大农村及百姓生产生活习惯,倡导禁止"烧火灰"行为。为了做好秸秆垃圾露天禁烧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全区建立了区、镇、村的三级网格,形成了责任明确、上下联动的长效禁烧工作机制。
      二是扎实开展火点巡查。开展秸秆垃圾露天焚烧火点不定期巡查,巡查中发现的火点及时通报至各级网格责任人处理,2020年我区出动巡查人员600余人次,当场制止露天焚烧秸秆、垃圾、杂草等行为42起。实现了省级通报零火点。
      三是大力营造禁烧氛围。将秸秆露天焚烧的危害以及秸秆综合利用的积极意义作为宣传重点,采取开辟专栏、向农民朋友发放倡议书、推送手机短信等形式,向群众解释秸秆垃圾露天焚烧的危害,积极引导群众自觉参与禁烧工作。
四是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全区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逐步形成了以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利用为主,其他利用形式为补充的多途径利用格局,全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1.62%。


      4.2020年“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大气整体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我想问一下下一步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现在是否制定启动了?将聚焦哪些重要举措,目标如何制定,时间周期又是怎么样的?谢谢。

      孟钢富:蓝天保卫战以来安源区空气质量改善取得明显成效,这个有目共睹。可以明明确地说,蓝天保卫战还会继续打下去,升级版的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也在制定之中。
      我们现在已经启动了“十四五”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在大气目标设定方面,我们会延续《大气十条》《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思路,主要围绕着空气质量改善和主要污染物减排量方面来设计目标,既突出大气空气质量改善为核心,满足人民群众蓝天获得感和美好生活的期盼。同时,近几年臭氧问题比较突出,所以在规划中会针对臭氧的两项前体物VOCs和氮氧化物设计减排目标。
      在重点举措方面,因为安源区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和可能面临的更为复杂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等情况,科学合理设置工作任务:一是进一步突出重点管控的空间、时段、行业领域和污染物,加强PM2.5与O3协同控制;二是积极推进产业、能源、运输、用地四大结构调整优化,特别是对工业炉窑和VOCs综合治理提出了专门要求;三是进一步研究完善“十四五”期间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范围,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和重污染天气应对;四是进一步提升环境监测和执法监管能力,推进大气环境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