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讯(周双萍 记者王萍 )这边厢,一袋袋成熟的柚子被抬上货车、小四轮,驰往市场;那边厢,黄澄澄的柚子挂在沉甸甸的枝头,被一双双灵巧的手熟练地摘下装袋……12月8日,萍乡市湘东区下埠镇潘塘村200亩唐柚基地内,村党支部书记刘继红穿梭在一棵棵挂满果实的柚子树中间,像父亲面对即将出嫁的闺女,眼中既有抑制不住的喜悦,又有掩藏不住的担忧:喜的是今年唐柚大丰收,收成达到40万斤;忧的是隆冬已到,可还有近8万斤柚子“藏在深闺人求知”待价而沽。 唐柚基地 2012年,刘继红回到潘塘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见潘塘村因为没有支柱企业,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逐年减少,刘继红心想: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只有依靠潘塘村良好的地理环境发展特色农业才是最好的出路。经过多方市场论证和调研,他带领班子成员提出了实施“兴业富村惠民”工程,走产业转型之路的乡村振兴战略。他动员村里9名致富能人,共同出资成立了萍乡市潘塘科环种养专业合作社,以每年每亩800元的价格流转了627户村民近3000亩土地,种植了近2900余亩花卉苗木,其中唐柚200亩。 熬过近5年的生长成熟期,历尽千辛万苦后,从2018年起,200亩唐柚开始挂果,一年比一年收成高,推向市场后,很快就被消费者所喜爱,热销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诸多省市。 为什么会选择大面积种植唐柚?刘继红的解释是:唐柚鲜嫩爽口,汁水充沛,甘甜中带着丝淡淡的苦味,保质期长,储存期长,润肠通便,营养价值高,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他向记者讲述了一个有趣的小插曲:前段时间他到河南洛阳出差,顺便带了些唐柚送给一位企业家朋友。这位朋友烟瘾很重,咽喉不时有干涩刺痛的感觉。那天老友相见分外亲热,推杯换盏,把酒言欢间,不免都多喝了几杯。睡到半夜,酒醒后的朋友起床剥了个唐柚充饥。岂料第二天早上起来,朋友惊奇地发现,痰没平常多了,咽喉干痛的症状也减轻了许多。高兴之余,他豪爽地对刘继红说:你这柚子好,能化痰,还能助消化,消炎去火,过年前给我送两万斤过来发福利。 自打合作社成立,很快就成为下埠镇产业扶贫基地,覆盖了下埠镇70户贫困户,近300人从中受益,每人每年都能从合作社分红1000元以上。 潘塘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唐小玲夫妇都在唐柚基地务工。患有糖尿病的唐小玲干不了重活,基地安排她采摘柚子,这活相对轻松,每月能拿到两三千元;丈夫则施肥、搬运兼采摘,一个月有4000多元工资,高峰时达到5000元。每天面对这一棵棵长势喜人的果树,唐小玲的心情舒畅得很,笑容比谁都灿烂,银铃般的笑声不时在果园里飘荡。她说:“除了工资,每年年底还能有1000多元分红,日子越过越红火,我怎么能不开心呢!” 唐小玲望着丰收的果实喜上眉梢 11月13日,81岁的湖南省美协主席黄铁山应邀到萍乡参加本土画家甘远龙的画展,观展之余来到唐柚基地游玩。老先生尝了一个柚子后赞不绝口,称这是他平生吃到的口感最好的柚子,比闻名萍乡的安福柚子味道还更好些。听闻走南闯北,尝过无数美食的老先生的这番话,刘继红像打了针强心剂,恨不能将老先生请来做唐柚的形象代言人才好。 黄铁山采摘柚子 “再好的闺女藏在深山无人知,也还是愁嫁啊,我们现在就面临着养了‘好闺女’嫁不出去的尴尬境地。”村党支部书记刘继红满脸愁容地说,为积极营造“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人人皆愿为”的浓厚扶贫消费氛围,也希望有爱心人士和社会团体,奉献一片爱心、伸出援助之手助一臂之力,通过“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形式,优先采购、预留认购来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