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凤凰池社区, 这些“新鲜事儿”正在逐渐 改变着居民群众对社区工作的印象...... “一声哨响,党员齐动”, 组织覆盖、多方参与,社区工作更有底气了; “三类清单,接诉即办”, 从解决一个人到解决一类人, 对群众的诉求响应更加全面了; “夯实基础,全面提升”, 活动场所宽敞,人居环境焕新, 群众的生活更有盼头了。 “这些变化得益于街道党委对我们的大力指导和群众的支持。”说起社区这桩桩件件的变化,社区书记由衷感到高兴和自豪。今年以来,凤凰池社区党委以凤凰街“五心工作法”为抓手,扎实推进基层党建“三化”建设,积极探索“一沉二进三提升”邻里党建模式,集中党员力量下沉社区网格,精准服务进学校、进家庭,实现社区党群阵地、人居环境、信息化水平三项提升。 图片 “稳”篇章:党员聚、组织稳、堡垒强 “‘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可不是说说而已啊”,社区热心党员刘建军阿姨的退休生活过的十分充实。自从被社区选为网格楼栋长之后,刘阿姨重新“上岗”了,每天茶余饭后便去负责的网格范围内转转,和居民聊聊天,看看小区情况,有时也自发在社区党员群里认领“任务”,帮忙发放宣传资料、协助开展各项活动、协调解决群众纠纷,社区里总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像刘阿姨这样的党员,在社区有足足25人!今年,社区党委选聘时间充裕、身体健康、责任心强的党员25人担任网格管理员、楼栋长,定期开展治安巡逻、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健全网格运行机制,明确巡查员“发现、上报、反馈、议事、自治、服务”六项基本职责,及时掌握群众诉求,形成社区闭环管理。在这些党员的示范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党员群众加入到队伍中来,“党群联动,齐抓共治”的社区氛围日益浓厚。 通过将党组织设置与网格化管理相融合,构建“社区党委-邻里党支部-网格管理员-楼栋长”四级架构,党组织触角延伸进了每幢楼栋、每户家庭。“过去单靠社区的力量,治理起来收效甚微,如今社区党组织领着干,党员主动干,群众跟着干,社区工作在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奋进着,我相信,我们将迎来更加喜人的变化...”说到社区未来发展,社区书记李艳梅满怀信心。 “暖”篇章:力量足、服务全、人心暖 为了给群众提供“妈妈式”服务,让服务覆盖面更广,社区以“党建资源联享、精神文明联创、服务难题联解”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党建结对共建,建立起“三类清单”-----社区居民列出“需求清单”,共建单位提出“资源清单”,社区党委与共建单位协作生成“项目清单”,有效整合辖区内各方资源、力量,联合处理各项问题。在社区的共建宣传栏上,共建协议、三类清单、在职党员报到情况、“六个一”活动图片一一进行了公示,一目了然。 在为群众服务的路上,社区走的格外认真,为让清单更加能反映更多群众的诉求,更便捷地为群众解决问题,社区党委一开始便定下了“一个都不能落下”的目标,组织党员志愿者常态化深入辖区“走家入户”1300余次,掌握民情民意96条,开展中小学生国学讲堂、关爱特殊群体等各类服务活动200余次,解决实际问题74个。 “我们这些老人家,子女没在身边,行动也不是很方便,感谢社区把我们当家人一样,经常来陪我们说说话、聊聊天,特别满足!”“有时候工作忙,孩子没人照看,现在可以让他来社区听听讲课,做做作业,特别安心!”有了既定的方向,“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凤凰池社区有了更丰富的内涵,无论是年老体弱、还是未成年人在这里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有了‘三化’来引路,便把新桃换旧符”。现在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着实让不少群众“惊艳”了一把。走进党群服务中心,宽敞明亮的便民服务大厅让办事的群众分外舒心,规整干净的窗口与整齐舒适的座椅相得益彰。学雷峰志愿服务站、党员活动室等21间功能室有序分布在这栋约1200平方米的楼栋里。社区便民服务大厅的干部说,“自启动‘三化’建设以来,5名干部集中办公,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新打造的‘15分钟党建便民服务圈’,也充分发挥辐射作用,让群众满意度蹭蹭涨。” 打造标准化党群阵地是社区以“三化”引领服务、惠民办实事的一个缩影。今年,社区在推进民生实事办实办好上下了狠功夫,结合实际明确了老旧小区改造、特色巷道打造等重点任务5项,在街道的大力支持下,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高标准完成了甘家北巷老旧小区改造、北斗巷文化示范巷打造等重点任务,实现了辖区环境大变样,赢了得群众一致好评。 “特别感慨,社区几十年的变化都看在眼里,虽然是老城区,但也一点不比那新城区差到哪去啊!跟着党走,生活就有盼头,我们的生活就会像习总书记说的那样‘芝麻开花节节高,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在社区居住的30余年的李大爷坚定地说道。 党建散发光和热,社区迎来美与好——这正是凤凰池社区2355名群众“大家庭”的幸福密码。如今,基层党建“三化”建设在这里有了最真实、最温暖的解读,凤凰池社区已经翻开了它崭新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