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下埠镇 查看内容

湘东区潘塘村:魅力潘塘凝心聚力再出发

2020-12-16 10:14|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江西手机报

摘要:   江西手机报萍乡讯(陈琪、刘芳)潘塘村坐落在湘东区下埠镇与排上镇交界处,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潘塘村是湘东工业陶瓷的发源地,凭借兴旺的工业陶瓷企业一度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然而在全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 ...

  江西手机报萍乡讯(陈琪、刘芳)潘塘村坐落在湘东区下埠镇与排上镇交界处,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潘塘村是湘东工业陶瓷的发源地,凭借兴旺的工业陶瓷企业一度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然而在全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潘塘瓷厂顺应政府号召“退村进园”,村级集体经济下滑。近几年,潘塘村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整洁美丽,和谐宜居”为目标,突出村庄整治、环境美化、乡风文明、和谐平安四大重点,统筹规划,集成投入,制定标准,系统推进,紧紧围绕促进“强、高、富、美”活力新下埠总体发展思路,构建生态秀美的“魅力潘塘”。

(邓卡带领村干部学习文件)

  潘塘村驻村“第一书记”邓卡:来到潘塘村,我从一名“大学生村官”变成了一名驻村“第一书记”,在之前的工作中我更多的是学习经验,但是现在我要作为一只领头雁,带领潘塘村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发展集体经济、办好为民实事、提升治理水平,一时间压力倍增。初到潘塘村不知如何开展工作,我便选择从我熟悉的文件资料开始钻研,每天学习精准扶贫相关政策,熟读各项工作资料,将各类指导文件牢记于心。我的丈夫是扶贫站的工作人员,平日里经常见不到人,但却常常抽时间鼓励我、指导我做好扶贫工作。渐渐地,我的思路清晰了,视野打开了,工作也顺畅了。

(邓卡和刘继红在刘冬发沃柑种植基地指导工作)

  “只要真心实意的付出,村民们也会真诚地对待我们。毫不夸张地说我嫁到潘塘村当媳妇这么多年认识的村里人还没没扶贫时候认识的多!”我到村里时,村民对扶贫工作的认可度和信任度都不高,我去上门走访常常会吃闭门羹。为了让村民打开心结,我每天在村里走门串户,搬个板凳坐着拉家常,向村民宣传政策、听村民说心声。大家一点点从陌生到亲近,现在就连村里老人家都时不时发微信问我什么时候去他家。在潘塘村扶贫的这几年,我对于基层业务更加熟练,工作也更为沉稳,看到村民脸上幸福的笑容和越来越兴旺的经济,一种与潘塘村共同成长的满足感油然而生。

  潘塘村支部书记、萍乡市潘塘科环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继红:我原本是是个一心扑在个人企业发展事业上的商人,2012年,在潘塘村村民的殷切期盼下,我接过了村长的担子开始致力于潘塘村的建设。潘塘村经历过经济繁荣的辉煌时代,但在全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潘塘村失去了村办企业的支撑,经济一落千丈,对村民生活造成巨大影响。在潘塘村工作以来,我最在意的就是在恢复生态环境的同时带动潘塘村经济发展。

(潘塘唐柚产业扶贫基地)

  在上级单位的正确领导下,潘塘村决定实施“兴业富村惠民”工程,开始走产业转型之路,制定开展“打造生态潘塘,建设美丽乡村”的工作计划,重点将潘塘打造成一个生态旅游村。村两委会动员村里10名致富能人,以每亩每年840元的租金,将全村3000多亩荒地和山岭全部流转过来,合资7000万元成立了萍乡市潘塘科环种养专业合作社,形成由全体村民参与的“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整村推进花卉苗木产业。近六年来,合作社解决劳动力就业约300余人,村民户年均增收近1万元,发放各项劳务工资约750余万元,发放土地租金约450万元。为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我带领村民建设面积300亩的潘塘唐柚产业扶贫基地,年产值可达230万,扶贫资金回报率为15%,已成为湘东区发展最好的镇级扶贫产业基地。

(下埠镇桂花节)

  在推进特色产业发展的同时,潘塘村充分利用村内花卉苗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打造“下埠镇桂花节”推进乡村旅游发展。2019年,潘塘镇荣获“国家森林乡村”称号,同年桂花节期间,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接待游客近10万人,“王村长桂花糯米饭”实现收入近6万元,唐柚基地实现收入近150万元,农家乐实现收入近50万元,大大带动了潘塘村的经济发展。

  潘塘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刘冬发:2014年,我患有严重肝硬化,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家中入不敷出,是党和政府精准扶贫政策的及时帮助让我们一家渡过难关。现在我的病情比较稳定,身体状况也逐渐好转,看到刘继红书记经营唐柚果园有声有色,我也想有一片自己的果园。但是,我技术不足怕种不好果树,家里没有积蓄害怕遇到风险无力应对,由于种种原因,我始终无法下定决心。第一书记邓卡知道我的想法后,天天来我家做思想工作,软硬兼施劝导我大胆尝试,终于,在今年3月我开始着手建设果园。

(刘继红教刘冬发沃柑种植技术)

  刘继红书记是致富能手,为了帮我选择合适的品种,他先在自己院子里试种果树,在他的建议和帮助下,我以市场最低的流转价格承包本组的20亩土地种植沃柑,他还自掏腰包一万余元帮我购买铁丝护栏,手把手教我种植技术。有了自己的果园,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每天早出晚归,干劲十足,经常看书、听网课自学沃柑种植技术。现在,我已经种植800多棵沃柑,还在地里套种了水果玉米和大豆,长势良好。“感谢党的扶贫好政策,感谢村干部和帮扶干部对我的帮助!政府帮我们一把,我一定要努力把沃柑产业基地做好,带家人过上好日子!”

  随着城乡统筹和生态建设的持续推进,潘塘村用实干和热情绘就了一幅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态画卷。如今的潘塘,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著,人居环境质量大幅提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一步,潘塘村将凝心聚力再出发,以只争朝夕、开拓进取精神,建设一个生态良性循环、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日臻和谐的新潘塘。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