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8时20分许, 在腊市镇腊市村 通向村委会洁净的小路上, 都会有一个瘦瘦的身影 一步一颠地来到村部, 打开位于村部的农家书屋大门, 到了下午5时, 又一步一颠地走回家, 无论严寒酷署,从未落下…… 这个身影正是腊市村民彭石林。今年60岁的彭石林自小患上小儿麻痹症,导致左腿肌肉萎缩。2011年初,经过区残联考核选聘,高中学历的他被安排到残疾人公益性岗位,成为村里的农家书屋管理员。近十年来,尽管行动不便,他仍然坚持往返于农家书屋与家之间。 ▲彭石林向村民推荐书籍 农家书屋创办至今,彭石林每天将书屋打扫得一尘不染,图书也摆放得整齐有序。对书屋里的图书,不论是上级配送的,还是爱心人士捐赠的,他均在书的封面或扉页上加盖书屋藏书专用章,然后编号登记在册并录入电脑。对受损的图书,他仔细修复。 彭石林还坚持引导村民多读书、读好书。“我经常对乡亲们说,少打牌,多来看看书。后来,来看书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彭石林回忆道。 ▲彭石林与村民一起交流书法 为了激发村民的阅读热情,彭石林建立了微信群,及时在微信群里告知村民,方便大家随时找他借书、看书。 ▲彭石林为行动不方便的村民送去书籍 有一回,他得知村里一名孕妇想了解孕产妇保健知识,但由于对方家离书屋较远,不方便来书屋借书。彭石林就一瘸一拐地步行半个多小时,将自己精选的有关书籍上门送到孕妇手中。 在当好农家书屋管理员的同时,彭石林还积极帮助村里孩子学习写作。如今,来书屋看书借书以及请他指导孩子写作的村民越来越多。近十年来,在他的精心管护下,书屋的1800多册图书无一遗失。 彭石林的妻子也是一名残疾人,生活需人照料。虽然每月工资不高,但彭石林从不计较。“我和妻子都有低保,这份工作能让我每天与书为伴,还能帮助大家,我很满足。” 在彭石林看来, 农家书屋管理员是他喜爱的工作, 也给了他一方沉浸书香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