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宣风镇 查看内容

“独臂铁嘴”为民解千结 ——记全国劳动模范阳昌绍

2020-12-21 14:15|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萍乡日报

摘要: 在芦溪县宣风镇珠亭村,有一位自强不息的全国劳动模范——阳昌绍,15年来,凭着直爽亲和的性格和雷厉风行的做事态度,为村民化解一个又一个矛盾、平息一场又一场纠纷,大家都亲切地喊他老绍。阳昌绍的另一个外号叫“ ...

在芦溪县宣风镇珠亭村,有一位自强不息的全国劳动模范——阳昌绍,15年来,凭着直爽亲和的性格和雷厉风行的做事态度,为村民化解一个又一个矛盾、平息一场又一场纠纷,大家都亲切地喊他老绍。

阳昌绍的另一个外号叫“独臂大侠”。1987年,他在造纸厂上班时不慎被机械扭断右手,落下终生残疾。树立重新生活的勇气后,身残志不残的阳昌绍办起一家废品收购店,开始了自食其力的崭新生活。2005年村委会换届选举,阳昌绍被群众高票选为村委委员,分管综治维稳和人民调解工作。为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他自费购买了一套法律知识读本并坚持自学,用左手“刻”下了4本10余万字的读书笔记,每次外出调解时,他的包里总是装着几本法律书籍。

辛勤耕耘使得阳昌绍的工作水平不断提高,“有问题,找老绍”,这句口头禅逐渐在村里传开。在阳昌绍心中,群众的利益比天大,他将全村510户农户、2084名村民的家庭情况等信息熟记在心,只要村民有需要,阳昌绍便会放下手边的事情立即赶去帮忙。十余年来,在他的调解帮助下,村里夫妻反目者破镜重圆、婆媳不和者重归于好、邻里积怨者握手言和、肇事斗殴者化干戈为玉帛……

近年来,随着村里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农民工维权成了阳昌绍的重点工作内容。同村青年小胡始终记得,2015年12月27日,他在贵州安顺的一家混凝土搅拌公司务工时被铲车挤伤胸部,面临医药费用尽、厂方和客户相互推卸责任的窘迫境遇,无奈之下致电阳昌绍,阳昌绍便和小胡的家人一起赶来贵州,依法为他进行调解并落实了医疗费用。“只要不耽误时间,坐哪种车都行,外出务工不容易,能省就省。”往返途中,阳昌绍不顾个人劳累,主动为小胡家属节省近2000余元车费,他的为人深深感动了小胡全家人,待到小胡康复出院后,他又重返安顺,为小胡争取了伤者护理费、误工费等近4万元,解决了小胡的后顾之忧。

十多年来,阳昌绍先后为农民工维权30余件,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同时,他也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列为工作重心。每年4期的普法宣传周,阳昌绍总是聘请法律专家为老百姓普法答疑,结合村里的情况,他主动与企业联手,学习“枫桥经验”,推动法制宣传下车间、进班组,消除基层法律“盲区”。近十年来,在人口高度密集的珠亭村,从未发生一例重大治安事件和一件刑事案件。老板放心创业、群众安居乐业的清正民风,总是离不开阳昌绍的殚精竭虑。

站位新时代,人民调解工作量不断增多,方法也得更加与时俱进。2015年,阳昌绍将原有的服务全村群众的“老绍之家”扩展到服务全县群众的“老绍之家”,仅2019年,经他调解的民事纠纷便达到340余件、民事案件1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他也多次获得市、县“和谐发展标兵”“创先争优先进工作者”“优秀人民调解员”等称号。在这些闪光的数据背后,阳昌绍骑破了4辆自行车、跑烂了10余双解放鞋、写下了4本详实的手机版《老绍民情日记》,这一切,都是为了群众的利益和百姓的平安幸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