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上栗县 查看内容

绘就乡村振兴发展新画卷——上栗县深入实施“乡镇‘六个一’工程”的探索与实践

2020-12-25 13:52| 发布者: cs小编网网| 评论: 0|来自: 上栗发布

摘要: 红旗党支部”创评助力组织振兴,民俗文化馆、乡村文体场所守护乡土乡魂,村级(社区)管理创新示范点引领乡村善治,特色集镇和美丽乡村改善人居环境,绿色示范带、生态修复点呵护生态文明,花炮名企、特色小镇、转型( ...

      红旗党支部”创评助力组织振兴,民俗文化馆、乡村文体场所守护乡土乡魂,村级(社区)管理创新示范点引领乡村善治,特色集镇和美丽乡村改善人居环境,绿色示范带、生态修复点呵护生态文明,花炮名企、特色小镇、转型(返乡)创业示范点助力产村融合,加速产业转型升级……2017年以来,上栗县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创造性推出“乡镇‘六个一’工程”,倾力绘就“村美、民富、产业兴”的乡村振兴画卷,先后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县区、农业农村工作先进县、现代农业发展先进县、“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农村清洁工程先进县等荣誉。

      党建引领  “六个一”工程筑强基层战斗堡垒

△红旗表彰正向激励

△贫困村脱胎换骨

      “作为全市唯一地处山沟的社区,我们通过支部结对帮扶,成功把‘职业讼师’转化为‘种粮大户’。党员齐心参与‘黑车’治理,既维护了景区形象,又增加了群众收入。与县法院联合打造的‘联村解纷平台’已调处纠纷17起,成为学法普法的良好平台。发挥出党支部的核心战斗堡垒作用,才有了家园变美、居民变富、景区变旺。”在杨岐乡安子全社区,党支部书记曾建群如是说。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要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助推乡村振兴的动力。”……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部署。在这场百舸争流、影响深远的伟大变革中,上栗又该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
      “上栗是一个工业县,‘重工轻农’导致农业农村发展滞后。为了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短板’,我们成立了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率先成立乡村振兴融资公司。”上栗县委主要负责同志介绍说,“同时,结合产业转型、文化发展、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等三农重点工作,创新推出‘一个花炮名企、一个特色小镇、一个民俗文化馆、一个集镇改造、一条绿色示范带、一个美丽乡村’为主要内容的乡镇‘六个一’工程,让广袤农村焕发出无穷活力。”
      自2017年来,上栗县“乡镇‘六个一’工程”历经4次微调,但该县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不动摇。该县结合深化和拓展“群众贴心人”活动,创新推出屋场贴心会群众工作模式,并选派156名县级和科级干部,下到156个行政村担任“包村长”,为村级发展出谋划策、牵线搭桥、招才引智、推动落实。在每年预算1620万元用于村级班子绩效考核的基础上,把抓好安全生产、信访稳定、脱贫攻坚、纪律建设等中心工作作为“红旗支部”创评前置条件,每年拿出200万元重奖“红旗支部”,有效激发干事创业激情。以推进基层党建“三化”和廉洁萍乡建设为契机,打造163个村(社区)廉洁平台,细化村级小微权力清单,确保监督无处不在。
      “无论是‘红旗支部’创评,还是乡镇‘六个一’工程,县委、县政府坚决做到整合资金资源、尊重群众意愿,每年年初定调、月月督导、年底观摩、分类评优,这种方式既给予了压力,更赋予了村级争先动力。”上栗县“推进办”负责人介绍说,“通过建强支部、鼓励作为,农村支部真正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

      实干惠民  “六个一”工程打造生态宜居家园

△乡村文体场馆引领文明实践

△花炮退出企业嬗变为养兔场

      昔日的开采面上,描绘着一个巨大的“福”字。“坚定绿色发展理念,建设和谐生态矿区”的大型宣传标语,正成为全体村民的行动自觉。在鸡冠山乡庙背采石场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点,正带着孙女在游步道上学步的陈大娘说,采石场因为资源枯竭和开采要求的提升而关停,县乡联合投资近300万元,完成矿区回填、景观建设和绿化工作。现如今,这里已经成为过往游客的休息区、村民们休闲的新去处。
      肆意开采的矿区,变身宜居宜游的景区,是上栗县乡村环境变化的一个缩影。在推进宜居美县建设及“乡镇‘六个一’工程”过程中,上栗县坚持以“特色小镇、特色集镇、生态修复点、美丽乡村、绿色示范带”建设为抓手,倾力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秀美乡村。
      致力于补齐乡村“短板”,上栗县专门成立城乡规划建设委员会,累计投入50余亿元用于村级道路、农田水利、高标准农田改造和环境整治,完成山上造林6.75万亩、矿山复绿5800亩,创建斑竹、新益等12个国家森林乡村。累计投入新农村建设及人居环境整治资金6亿元,先后完成10个乡镇的特色集镇改造,全县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由2016年前的941个跃升为2392个,村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以上。
      建美乡村,还要留住美丽乡愁。致力于打造百姓共同的精神家园,上栗县连续4年推进民俗文化馆、乡村文体场所建设。累计投入6000余万元,高标准建成10个乡镇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0个乡镇民俗文化馆,以及16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62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站,全县文体场所由2016年前的239家增加到387个,群众文化服务团队发展到400余支。一场场由百姓自编自导的群众文化活动,让文明乡风润泽岐山大地。

      助力转型  “六个一”工程提速产村融合步伐

△湿地中心守护生态文明

△泉之源山水画卷

      春赏花、秋摘果、四季美食,“三资入股、三金分红”带动14个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从昔日水葫芦蔓延的“臭水沟”,到带动5个村连片发展,“泉之源”田园综合体正在彰显着乡村产村融合的张力与活力。
      上栗是享誉全球的“中国鞭炮烟花之乡”。面对因禁限放政策带来的花炮市场持续萎靡,上栗县打出建设花炮名企、建设特色小镇,推进转型创业、返乡创业的“组合拳”,奋力推动向新兴产业转、向文化旅游转、向高效农业转,转出县域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气象。
      2017年来,上栗县在持续推动落后花炮企业淘汰退出的同时,在10个乡镇分别打造10家花炮名企,全力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花炮企业融入“一带一路”开拓海外市场,引导花炮行业从低端加工向创意燃放迈进。4年来,上栗县累计淘汰落后花炮企业246家,组建波波、盛鼎等花炮集团52家。2020年1至8月,全县花炮出口达8亿元,与2016年同比增长52%。今年前三季度,全县花炮规模企业达85家,比2016年增加42家。

△生态幕冲一角

△秀美乡村相继涌现

      面对花炮企业淘汰退出产生的大量闲置厂房和富余劳动力,上栗县在全力主攻园区的同时,坚持一手发展文化旅游,一手发展高效农业,确保群众就近就业。2017年以来,上栗县相继打造了鸡冠小镇、花炮小镇、傩文小镇、禅意小镇等特色小镇,培育乡村旅游景点156个。一条条绿色示范带,把众多美丽乡村、乡村旅游景点串点成线,景区联动形成“锦上添花”格局,让全县游客接待人数、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幅在30%以上。
      成功打造“田园幕冲”“泉之源”等田园综合体的基础上,上栗县充分整合各类涉农资源资金,全力打造转型创业示范点、返乡创业示范点,吸引一大批乡土人才回流,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截至目前,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2016年的575家发展至1506家,涌现出5家国家级、16个省级合作社,以及4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1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92家花炮退出企业转型从事肉兔、蚕桑等养殖业,盘活闲置厂房2800余栋,吸纳富余劳动力2.5万人次,涌现出臻利合作社、鑫农兔业、高山黑兔、康态循环农业、蚕丝宝专业合作社等转型典范。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