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湘赣边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涌现出了无数抗疫英雄,其中有一位普通党员的先进事迹登上了《人民网》(2月16日),他就是上栗县金山镇高山村第一党小组组长刘森林。刘森林,男,1977年10月出生,汉族,201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高山村党支部第一党小组组长,金山镇高山村人。多次荣获金山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小组组长”的荣誉称号,在他身上,中国共产党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刘森林的入党之路有5年之长,2011年他向党支部递交第一份入党申请书,2016年成为一名共产党员,2017年被选举为党小组长。如何开展党务工作?对于这个“新手”来说是个难题。为此,刘森林深研党务知识,与支部保持密切联系。党员年龄结构不合理和女党员偏少是许多党组织的“通病”和“硬伤”,刘森林注重优先发展年轻党员、女党员,目前,党小组19名党员中,35岁以下党员9人,占47%;女党员5名,占26%。党小组活力、战斗力大大增强。 刘森林认为,小组活动是党小组凝聚党员的力量源泉。2020年上半年短短的几个月里,他多次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活动。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3次,美化了家园,锻炼了身体;召开党小组会议5次,会场气氛热烈,党员们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信心。4月16日,他组织本辖区内的全体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村民组长、妇女中心户长,赴毛泽东故居、刘少奇故居和浏阳市集里街道办事处道吾屋场,进行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和新农村建设学习。他带领大家边参观、边讨论。一起谈心得、谈体会,立志要将所学到的知识带回高山,为建设“美丽高山”而努力奋斗。高山村第一党小组一马当先,成为了全县各村党小组学习的榜样。 “一名党员、一个党小组,如果不能为群众办实事,那么他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刘森林把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作为党小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刘森林坚持每月召开2次以上的屋场贴心会,收集群众意见,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刘森林家所在的峡山口自然村地势高,一到干旱季节就严重缺水。组上一口枯井被污泥、树枝堵塞,年久失修。刘森林组织召开屋场贴心会商量集资维修水井。说干就干,10多天后枯井旧貌换新颜,冒出了清泉。如今水量可达60立方米,持续了近20年的饮水问题得到了解决。在打造“全国文明村”,全面建设“美丽乡村”的工作中,他身先士卒,积极带领党小组党员及志愿者开展文明交通,文明创建,清除违章道路广告,维护公共设施,兴修水利建设等活动,并积极倡导移风易俗,文明新风,为乡村振兴,建设“赣湘明珠,秀美高山”尽义务、当表率、作贡献。 高山村东风界是江西与湖南省通道之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每天通行的车辆数以千计,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关键时刻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要站得出来,豁得出去...我是一名党员,我必须冲在前,干在前,守护一方安康。”在上栗东风界体温监测站,刘森林积极配合当地交警指挥入境车辆有序进入监测站,及时做好入境人员的体温监测和车辆消毒工作,并主动承担监测站的生活物资供应和后勤保障工作。“疲惫的时候,就在墙壁上靠一靠,回家最早的时候是晚上九点,有时甚至是通宵在外...”刘森林坦言。在疫情面前,他深深知道防控工作不仅要做到外防输入,也要做到内防传播,他积极组织发动小组党员、村民代表、志愿者组成疫情防控冲锋队,利用电话、微信群、网络短信、悬挂宣传条幅、张贴标语、下发宣传单等形式进行全覆盖宣传,同时利用广播进行巡回宣传,做到宣传无死角,引导群众加强科学防控,要求村民做到不串门,不走访,不聚众打麻将扑克,戴口罩,勤消毒,并劝说村民自动取消操办酒席,深摸细排外出返乡人员,并做到精准登记监测隔离,并承担交通管控,物资配送等工作,不仅宣传了防疫知识,也为不便出行的村民运送蔬菜等生活物品,并号召大家一起为一线值班人员捐款捐物,引导党员向湖北武汉重疫区捐款献爱心。党员担负起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责任,群众也就吃下了定心丸,高山村村民张隆元说:“最初疫情来势汹汹,大家都有点恐慌担心,但看到刘森林这样的党员干部主动请缨‘逆行’一线,争做群众的‘主心骨’和‘贴心人’,百姓们的心也就踏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