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怎样一个人?局领导说他不来水科就不分管,同事说真想把他装进麻袋扔进河里,这个让领导和同事又爱又恨的人就是江西萍乡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负责人张之龙。 壮实的身板,朴实的言语,给人第一印象颇为憨厚张之龙出生于1976年,高中毕业后他应征入伍,1999年从部队退伍后他成为了萍乡市生态环境局的一员,先后从事过环境信访、环境执法工作。2017年被挖墙角到水科后,四年时间里,他每周末都会独自一人徒步及骑行“走河”,通过步行和骑行方式,走遍了萍乡市的大小河流和数不清的小沟渠,只为摸清萍乡市河流治理和保护情况。他的脑袋里仿佛时刻存在一张萍乡水域3d图,他用走出来的“图”守护着萍水河畔。 他是同事眼中的“疯子” “他一到休息日就打电话骚扰我,每次走河看到排污口、水质有些变化的地方,他就会设置断面安排我们立马去监测采样,采样回来就到实验室作分析。我们常开玩笑说他又打电话来了,总是布置作业,不让我们消停。”萍乡市监测中心站朱波笑着说。 2017年,萍乡市启动了萍水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工作,当时时间紧任务重,为了确保萍水河水质整体得到改善,张之龙提出, 每个月要对水质有专报,地表水质监测断面水河流环境状况专报。有没有问题都报,每个月监测部门都要监测,做分析图。 在张之龙的建议下,萍水河流域设置的点位逐步增多,从最早的16个增至40个,监测频次从原来的不定期监测到后来的每月例行监测,在特殊时段,监测频次达4次/月。对此,监测中心的一些同事因为增加了大量的工作量,开始并不认同,有的开玩笑说他是工作“疯子”,有的说“真想把张之龙用麻布袋装起来扔到萍水河里去。” 2018年消灭劣五类水时,萍乡市生态环境局与河长办建立了微信群,张之龙看到哪里有情况就发环保群里,群里领导一看到,就通知各相关区域的有关部门立即处理,休息日不少同志都要加班,因他总给大家“加餐添活”,县区的同志有的骂他“神经病”。 有时张之龙感觉太麻烦大家不好意思,一起加班的晚上,他自掏腰包,请“添活”加班的人加餐镐劳一下,跟大家说说自己的压力和难处,解释为什么这么做的原因,让大家抱怨两句出出气。 萍水河是萍乡市的母亲河,承担了萍乡市近五分之三的社会经济发展,因此萍水河水质改善工作也是压力最大、任务最重的一条河流。为了强力推进萍水河治理,采取了以“最严格的监管手段倒逼水污染治理”,自2017年10月起,张之龙坚持要对萍水河水质开展监测并结合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按月形成专报给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相关分管领导,高位推进萍水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工作。 每月专报刚开始的时候,由于问题多、水质状况差,相关县区尚未引起高度重视,导致一些县区的主要领导挨批评,曾有一些县区环保局的领导经常说不要这样搞,容易得罪人,但在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这项工作一直坚持到今天,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前几年,家门口的新华河水都是黑的,河水总有股臭味,路过时都要捂住口鼻,从2018年起黑水变清水了。”高坑村村民游世军说。 高坑镇有不少煤矿、洗煤厂,还有一家焦化厂,企业污水外排至新华河,导致水质污染,不仅影响高坑村,也对下游新华村、路行村的农田灌溉带来了很大影响,为了整治号称“乌龙河”的新华河水质,查清上游“黑水”的来源,张之龙经常要开展污染源溯源工作,有一次他钻进高坑电厂下面的涵洞里,涵洞里淤泥很深且恶臭气味很重,差点就窒息了,张之龙当时一心想着查清情况,没觉着多可怕。还有一次是跟河长办的工作人员一起巡查樟里河,突然发现上游流下来一股污水,沿河上溯发现这股污水是从一个箱涵里流出来的,为查清污水的最终来源,他带着河长办的工作人员一起就用手机上的电灯作为照明钻进了箱涵,最后在箱涵内约150米处找到了污水排放点,虽然只有150米,但在里面来回走了将近半个多小时。 查清上游“黑水”的来源,经过对高坑村污染企业大力整治,关停“散乱污”企业、提升污水处理工艺、完善城镇生活污水垃圾收集处置基础设施,新华河水质得以改善,现在河水清澈、两岸翠绿,绝迹了多年的小鱼、小虾又出现了。 水质的改善让大家看到了共同努力的成效,也让大家认可了张之龙的做法。 “我们现在都非常理解,也很佩服他,都说他是铁打的,晚上九、十加班是常事,他经常通宵达旦的在办公室分析水质情况,写总结报告”。朱波说。 在划分市级饮用水源麻山水厂水源地保护区时,为确保保护区划定准确,张之龙经过走访水利部门和水源地周边居民后,了解到在主河道的边上有一条小支流,但这条支流在水系图上没有且在实地也很难发现,为搞清楚支流的走向及周边环境状况,张之龙三次进山寻找这条支流,由于没有路每次进山都要用柴刀在山路上开出一条小路。 他是自己眼里的“笨鸟” 刚进入生态环境局时,张之龙是一个标准的“门外汉”,没有专业知识基础,在工作中不懂专业术语。他会主动的收集被监管企业的环评文件,认真研读文件里的内容及涉及的相关标准和规范文件,他个人就收集了近200家企业的环评文件。同时,为了熟悉企业的生产工艺和排污工序情况,经常利用在企业现场监察的时候,不耻下问,向企业内的技术人员进行讨教。 2017年2月,张之龙调入局水生态环境科,当时对水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比较陌生,为尽快进入工作状态,他以最快的速度熟悉了相关工作政策和要求以及考核目标,从一开始国控断面和国考断面都分不清,到后面对所有相关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相关的工作政策、要求及考核目标全部熟记于心。并向水利、农业、林业、城管等部门的相关业务科室请教学习相关知识,不断丰富对水生态保护工作的认识。 萍乡水系情况虽有图纸,但是图不够直观,过去的数据相对缺失,为尽快掌握水污染防治工作,采用最“笨”却最有效的方法——“走河”。 “走河”实为巡河。张之龙始终认为,眼见为实才有发言权。水生态环境科的工作单靠坐在办公室写材料、填表格是做不好的,只有深入现场调研摸底,才能拿出可行性的治理方案。 每到周末,他都会独自一人步行或骑着摩托车前往萍水河流经的县区,实地查看河道的水质变化,寻找水污染源。出于习惯,他每次巡河时都会拍小视频,手机里也存满了各种河道的照片、视频,占满内存都舍不得删除。在外人看来,“走河”是枯燥的,他却乐在其中,水质好的流域最少走了3、4遍,有问题的流域基本上一个月走一次。” 张之龙的足迹遍布萍水河的所有流域,所有的监测数据他都烂记于心。“走河”时,他常用美篇或记事本,把河道的宽度水深,眼见的直观感觉,所在位置,周边的环境等情况,用图片加文字的形式,记录在手机上。 有一次市长巡查萍水河支流五丰河时,指着河里的水问“环保局过来看一下,河里的水质怎么样,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浓度值是多少”,张之龙当即就报出了河道水质浓度值,市长开始还不相信当即要市监测中心采样监测,结果显示与张之龙报出的数据基本相符,这主要是得益于张之龙平时对河道水质监测数据非常关注和熟悉。 每次谁要询问他河水的情况,他总能从容并准确的应答;提到哪个水域有异常,他不仅知道具体位置,还很清楚那一段的河道周围的生态环境,大概会是什么原因,什么现象,会有个初步的判断。 为更好的推进全市水环境治理工作,张之龙在坚持自已“走河”的同时,他还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工作衔接,多方面收集水环境治理相关信息,与市河长办建立了多个重点流域微信工作群,充分利用和发挥乡、村基层河长的作用,多渠道掌握沿河两岸水环境治理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调度和解决。 此外,在张之龙的手机上,除了装有断面水质监测、固定污染源在线监测APP软件外,还安装了萍乡市各条河流和水库的水文、水位监测APP软件,帮助他随时分析断面水质、水文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对上游固定污染源的监控力度。 “走河”经历,让张之龙练就成一双火眼金睛,如今,他只要看到河道不对劲,就能第一时间分析出原因,这一“绝技”无不让领导和同事佩服。 他是企业眼中的“恶人” 张之龙“走河”的过程,也是取证打击环境污染违法的过程。如果发现水质不太好,他就会在周边查看,看看有什么企业,看看有没有什么倾倒的痕迹,并主动和周边百姓聊天交谈,从而了解到平时不能发现的问题,判定指标异常的原因和污染源。如果发现和之前有明显的差别,就用瓶子装回来给监测人员,结果出来就抽时间和县区环保部门一起去查原因,或者向辖区的环保部门反映情况。 张之龙“走河”的事情,大家都不知道,直至湘东区沿岸的采砂厂被整顿,大家才知道,是他走河发现的问题。 巡河时间,张之龙发现河水一段段红色的,经过他多次巡河,开展调查发现,多家采砂厂觉得休息日没人管,便把鹅卵石打碎,把从山上挖出来的砂性土洗过后的水,在河边偷排,排入河道,偷排现象严重。张之龙掌握了证据,做了视频和材料汇总,通知该辖区环保局,并在萍乡市政府会上汇报。会后萍乡市立即出台整治措施,短短2、3个月,14家采砂厂取缔,其余采砂厂全部按要求整改到位。 为确保桐车湾断面水质到2020年实现Ⅲ类,2019年,萍乡市对市级污水处理厂一期进行一级A提标改造。但由于业主没有充分做好改造前期预判和相关准备工作,前期计划采用工程机械清淤的方法无法实施,造成工程停顿,每日4万吨污水的量太大造成应急设施超负荷运行,水质处理难以保证稳定达标,对下游国考断面水质达标造成很大压力。 当时张之龙非常着急,就跟市污水处理厂说如果他们不能按计划时间完成改造,将依法对他们进行最严厉的处罚,如果被处罚将直接导致三年不能享受退税政策,损失达四五百万元。在压力之下,市污水处理厂在工程机械无法施工的情况下,直接采用人力清淤,当时连污水处理厂的总经理和厂长都被逼着下到氧化沟内清淤,正值冬季天气寒冷,总经理因连续多日清淤受寒而感冒打吊针,张之龙也成了他们眼中的“恶人”。 污水处理厂的人对张之龙意见挺大,两次去开协调会他们总经理都不来。在这期间,张之龙也没有一味的强压,而是多次在污水处理厂召开协调调度会,帮助污水处理厂分析和梳理后序施工过程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并及时针对性的商讨调整施工方案和应对措施,最后确保了整个改造工程按时完工并受到市政府的表扬。张之龙也得到市污水处理厂认可。 在张之龙和他的同事的共同努力下,推进了全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以及工业企业废水深度处理和循环利用,目前,全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和集镇污水处理厂已实现全覆盖。 他是女儿眼中的“男神” “张之龙的父亲是学地质的,也在环保局工作,我当时和他共过事,我们负责环境统计工作,他的父亲老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两年时间记了十多本笔记,详细记录了企业的排污数据、特征等。”分管水科的局领导欧阳建春说到。 张之龙传承了父亲务实的作风,勤学苦干,做事认真严谨。领导交办给他的工作,他都超额完成,让人很放心。2017年萍乡市消灭劣Ⅴ类水工作责任重,分管局领导从执法局把他挖到水科来,争取了3个月执法局才放人,至今还被吐槽把他们得力干将带走了。 张之龙以前在环境监察支队工作时,为了了解分管的企业及企业到排污口的距离,他查资料、跑企业,用步子去测量,在他脑中对企业的情况门儿清。 张之龙对环保工作的全心付出,也感染了他的女儿,不善言辞的张之龙也成了女儿眼中模仿学习的“男神”。 张之龙从孩子上小学时开始走河,现在孩子上高一了,为了多一点时间陪伴孩子,也为了让孩子更了解他的工作,现在的张之龙也会带着孩子一起“走河”,也带孩子去见识污水处理厂。 “爸爸说话从来都不算话,每次都是这样,明明答应了我的事总是做不到,说好了要早点回家,从周一推到周日,周日又推到周一。”张之龙的女儿开始不理解。因为言传身教,他女儿也对环保有了一种亲近感和使命感,老是说长大以后要像爷爷和爸爸一样保护好生态环境。 2017年,全市17个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率仅82.35%,且有一个劣Ⅴ类水断面,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排名全省倒数第二。在他四年的苦干下,到2019年全市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率上升至94.12%,且上半年因国考断面水质大幅改善,改善率名列全国前20位,被生态环境部通报表扬。2020年1-10月,全市水质优良率达100%。 因踏实用心的工作,张之龙得到了认可。每当萍乡市有市领导参加的水方面的督查、调研和检查工作,总是被点名参加。一遇到水方面的问题,都会要求他介绍相关情况。 同事们开玩笑地说,张之龙是萍乡市的水顾问,张之龙却说自己只是数据的“搬运工”。 自参加工作以来,张之龙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同,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获得“2020江西最美环保人”称号。当兵时,他把守护国家的安全当作己任。退伍20年,张之龙一直在环保系统,不断探索,不懈努力,他把守护家乡的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当作己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