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芦溪县张佳坊乡李家坊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贺维义都要到自家蜂园里观察蜜蜂的生长和酿蜜情况,开启一整天的“甜蜜”劳动。除了养蜂,他还在村里公益性岗位任职水井维护员,已经70岁的他干劲十足。
2014年,贺维义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他认为,只有自己手脚勤快才能过上好日子。在驻村第一书记唐鹏飞的帮助下,他开始尝试种植紫红米、养猪和养鸡,通过产业奖补、社会保障等政策帮扶,一家人生活渐渐恢复稳定。
银发养蜂艰苦创业
虽然每年的收入都在逐渐增长,但直至2017年贺维义仍未达到脱贫标准。为此,唐鹏飞多方探索,希望为他寻找合适的产业发展。得知贺维义有养蜂的手艺,由于场地限制和养蜂技艺不足所以养殖规模不大,唐鹏飞立即与村支两委一道寻找合适的养蜂场地,并帮助贺维义学习其他养蜂人员的成熟技艺。
“那些蜂儿简直就是他的亲人,每天天没亮他就跑到山里去看他们了。”贺维义的左邻右舍打趣道。贺维义对蜜蜂养殖热情极高,每天都会到后山挨个地检查蜂箱,从5个蜂箱逐渐增长到了32个蜂箱。
踏实肯干收获希望
“养蜂和天气、温度的不断变化息息相关,蜂箱要根据不同时段、不同温度不断调整位置,让蜜蜂出箱有花采蜜。”讲起养蜂的事情,贺维义总是有着说不完的话。眼看着蜂箱的培育情况一天比一天好,贺维义的精神头也一天比一天足。
凭着不断成熟的养蜂技术,经过几个月的悉心照料,贺维义的蜂箱迎来第一次摇蜜。尽管曾经有过养蜂经历,但时隔多年再次摇蜜还是让他兴奋不已。把蜂箱的盖子一掀开,“嗡——”安静的山林立马充斥着蜂群翅膀扇动的声音,晶莹剔透的蜂蜜从蜂孔流出,空气中满是甜蜜的香气。
授人以渔传承党恩
酿出的蜂蜜质量佳、销量好,贺维义的名气渐渐传开了,吸引村内村外有不少人慕名而来参观学习。2019年6月25日,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田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带领全村贫困户到贺维义的养蜂基地参观,学习他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贺维义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经验。
已于2018年顺利脱贫的贺维义,仅靠蜂蜜养殖一项年可增收两万余元。如今,贺维义不仅栽种了15亩油茶林,年产量50公斤左右,2020年7月又开始在村公益性岗位任职水井维护员,孙儿贺增益也在市汽车工程技工学校学习汽车制造与维修,孙女贺如意在张佳坊学校就读初三。“在党和政府精准扶贫政策推动下,我的路子越走越宽了。”贺维义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