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桐木镇枣木水库大坝下新顺煤矿治理区披上“绿衣”,9000余株桂花树、红叶石楠和杜莺像一排排“卫士”矗立岸边,守护重现生机的家园。 “以前这儿煤矸石堆积如山,晴天一身灰,雨天满脚泥,大家都苦不堪言。治理后,这环境好多了,大家住得也特别舒心!”谈起矿区的变化,村民冯加福非常高兴。 桐木镇蕴藏丰富的煤炭资源,位于枣木村枣木水库下游的新顺煤矿是当地村民的“小金库”,地下“淘金” 富了口袋,也带来了生态赤字和安全隐患。 治理前 为了尽快解决问题,桐木这个以采煤为主的工业重镇,关停了全部煤矿企业,并投资500余万元,将污水处理项目和河道整治一并纳入矿山治理项目统筹推进。同时,该镇因地制宜,依托枣木水库风景区,把治理点打造成湿地公园,大量种植经济作物,带动经济发展,惠及民生百姓。 治理中 据新顺煤矿环境恢复治理项目负责人介绍,新顺煤矿周边山体原有植被严重破坏,煤矸石堆积在河道两侧,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酸化,许多地块已经不适宜植物种植。技术人员便将1.38万吨废弃煤矸石外运,又从山外运来1.9万吨新土覆盖。为了防止雨水下渗至地底污染地下水,治理区恢复植被面积、栽种根深叶茂的大树,筑起挡土墙、山洪沟、暗渠等5000立方。短短几个月,昔日被称为“灰窝窝”、“小黄河”的黑色矿区面貌一新。 治理后 从“光秃秃”到“绿油油”,从“地下淘金”到“靠绿生金”的例子在桐木远不止这一例:黄图村将荒山承包给村民,开办姜岭农场,实现生态富民双赢;桐木马岭坳采石场投入40多万元在场区栽种了近50亩果树、花木吸引百姓眼球……如今的桐木,一个个“灰窝窝”悄然披上“绿霓裳”,宜居宜业魅力小镇的全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