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源溪村荷花基地里,满田的荷花芬芳扑鼻;秋季,石塘村脐橙基地里,一树树脐橙长势喜人……这一幅幅灵动的画卷,正是源南乡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结出的硕果。近年来,该乡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深耕产业”的途径,把党的组织优势有效融入到产业发展中,实现组织建设与产业发展双赢。 水产养殖在源南乡大平村有着30余年的历史,因为水质好,养出的鱼格外鲜美,但由于多是散户养殖,经济效益不明显。大平村党支部瞄准生态养殖产业,成立互惠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打造了水域面积80亩的鱼塘。该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合作社安排部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进行基地日常维护,并无偿提供场所和鱼苗给贫困户,给予技术上的支持,保价全量收购鲜鱼再对外销售。如今,基地带动该村20余名村民就业,人均年增收2万余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均增收4万元。至2019年底,大平村所有贫困户全部达到脱贫标准。 目前时值脐橙丰收期,源南乡石塘村脐橙高标准示范基地里一派繁忙的景象。“挂果面积有1000余亩,估计产量能达到50余万斤。”石塘村党支部书记彭会忠介绍道。该村按照“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农户”的模式,企业聘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参与基地维护,并给予全乡所有贫困户固定分红。 而在源南乡垱下村,为了带动群众脱贫致富,村党支部因地制宜,打造了富有地域特色的精品葡萄柚基地,鼓励引导当地村民种植葡萄柚。目前,全村葡萄柚种植面积已达100余亩,还计划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业态,建设度假山庄、农家乐、农家旅馆等旅游配套设施,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党建引领产业兴,产业兴旺促脱贫。如今的源南,党员有激情、群众有目标、产业有盼头、致富有门路。“我们将继续挖掘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带动农业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让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心骨。”该乡党委书记刘志琴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