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 丹 本报记者 陈化先 寒冬时节,在萍乡市安源区五陂镇十里花溪景观带,60岁的陈喜萍与她的姐妹正悉心养护花木,虽然寒风刺骨,但是她们干劲十足。 陈喜萍是五陂镇册雷村农民,也是册雷村建筑劳务公司员工。去年,村里成立由致富带头人谭洪军任法人代表的劳务公司,通过培训,一批保洁员、花木养护工等很快在区红领巾基地和区科技馆上岗就业。目前,该劳务公司输送劳动就业务工人员100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5人。 近年来,五陂镇以党建为引领,建立党政班子成员对接村集体经济收入薄弱村制度;推行村民以资金、土地、房屋及其他要素资源等入股农业经营主体,变农民为股东,实现“三变”与精准扶贫、现代农业、乡村旅游良性互动,让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多元发展、多点开花;持续深化村级班子优化提升工程,深入推进村支部书记、主任“一肩挑”,鼓励大学生到村任职,推行全体村干部报酬统筹发放。 五陂镇林业分场山清水秀,旅游资源丰富。林业分场党总支书记赖益明敏锐抓住时机,坚持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共同开发打造“山水田园+吃喝玩乐”的诗画三湾旅游项目。三湾自然村村民自筹资金120多万元,关闭占地10亩的养猪场,建成陶艺体验馆、农家乐,推出精品徒步路线,建设生态河堤、游客码头等设施,打造了一个集观光、休闲、体验、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景区,仅2020年为林业分场集体经济增收50万元以上。 长潭村是五陂镇以蔬菜种植为主的城郊村,受制于技术和资金,种植产业一直做不大。2017年,村党总支部书记陶礼鹏领办的萍乡常兴生态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党建+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抱团打造高效农业,重点发展特色种植业,吸纳3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销售收入达10万余元。该村还利用闲置场地,打造蔬菜加工、包装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性场地。目前,仓库物业已吸纳两家商户进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