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记者邓敏报道:东大街通过人大代表走访联系选民,为新建社区掌形巷48户居民解决了生活用水问题;后埠街通过人大代表接待日活动,为群众解决了长达10余年的矿区菜市场脏乱差问题;八一街通过选民代表征求意见座谈会,为200幢老旧小区楼房改造换了新颜;安源镇通过人大代表主题接待选民,解决了全镇污水处理等环保问题……萍乡市安源区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举措,道出了人民心中的意愿,拨动了无数百姓的心弦。 在安源区,“有事找人大代表”早已成了老百姓的共识。一直以来,该区各级人大代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积极创新工作模式,在民生实事项目推进等方面联动发力,不仅收集民情民意,还提供专业指导,成为群众身边的专家顾问。 ![]() 建立议政会制度 打开民意“传声筒” “去年白源的老旧小区有了很大的改变,希望今年继续推进乡村道路‘白改黑’提升改造。”“作为一名村干部,我希望白源街能出台激励措施,带动乡村发展集体经济。”2020年底,安源区白源街召开了第一届议政会第二次会议,辖区内全国人大代表,市、区人大代表,事业单位负责人,企业代表等议政会成员在会上侃侃而谈,建言献策,将民情民意传达到会议上。 近两年来,为进一步推动民生实事项目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安源区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在全省创新建立了街道议政会制度,搭建政府和百姓之间的“民意桥梁”,发挥街道人大工委在加强基层民主和社会治理方面的作用,议政会成员担任起了老百姓的“传声筒”,最大程度促进了政府决策与群众意愿的有效对接和同频共振。 ![]() “去年实施的五个民生项目里,有四个已经得到解决,还有一个天然气覆盖项目也开展得如火如荼。我们确实感受到老百姓的幸福感在不断提升。”萍乡市人大代表、白源街议政会成员刘为化说,民生项目就是民心工程。民生实事项目一经提出,白源街党委、政府便会迅速安排部署,全镇上下一条心,做好民生实事。 张玲英已经在白源街居住了11年,谈起近两年街道的变化,她高兴地说:“原先小区里杂草丛生,什么都乱七八糟。老旧小区改造后,环境好了,新建了停车场和游乐、健身设施,我们居民都很满意。” 白源街党委书记黄胜军介绍:“街道议政会制度,弥补了街道没有本级人大代表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先天不足。街人大工委依托代表联络工作站,组织议政会成员开展接待群众和走访群众活动,广泛听取群众对民生实事项目的意见、建议,对街道民生项目的实施进行监督,此举搭建起了政府和百姓之间的‘连心桥’。” ![]() 人大代表接待日 服务群众“零距离” 走进后埠街矿区菜市场,菜品分类分区,地面干净整洁,摊位结构布局合理,业主们正在忙碌地进行着交易……这一切与人们印象中嘈杂脏臭的场景迥然不同。矿区菜市场的变化只是后埠街人大主动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干好事的一个缩影。 从2015年开始,安源区人大常委会在全区开展“三定期”代表联系选民活动,即依托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组织五级人大代表每月开展一次代表接待日活动,每季开展一次走访选民活动,每半年开展一次选民代表征求意见座谈会,切实助推了一批民生实事的解决。 矿区菜市场始建于2002年,占地面积约7500平方米。因年份久,市场原有配套设施破损,地面积水严重、空间布局不明确、线路老化等问题比较突出,环境的脏乱差一度成为矿区市场的疑难问题。 2018年7月,后埠街辖区人大将居民在接待日活动中反映的矿区菜市场脏乱差的案件,列入“民生清单”。 “接到群众反映后,辖区内人大代表迅速通过开会、走访、暗访等多种方式进行调研,一起写建议,很快得到市政府、区政府、后埠街道办事处的重视。”市、区人大代表,后埠街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副站长彭霓说。 在人大代表的推动下,不到三个月的时间,矿区菜市场就改造完工,获得了经营摊贩和市民的纷纷“点赞”。 ![]() 安源镇召开面对面征求意见座谈会(邓敏 摄) 创新“四单”模式 画出干群“同心圆” 近几年来,为在制度框架内画出人民当家作主最大“同心圆”,安源镇人大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将民生实事项目征集、初定、审议、票决、监督、评估三个阶段六个环节,引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轨道上来,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民主渠道,在党委的领导下,创新“四单”模式,让政府决策由“为民做主”变为“由民做主”,展开了一场以人民民主的方式实现改善治理的生动实践。 “过去全校就一幢破旧的教学楼。现在迁建后条件改善多了,家长甭提多高兴了。”“看着票决后学校修建的新校舍,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样,有感情!”安源镇人大代表难掩激动之情。石坂小学和中心幼儿园项目,是由安源镇人大代表会票决通过的民生实事项目,也是该镇创新群众“点单”、代表“订单”、政府“买单”、人大“验单”“四单”工作模式的典范之一。 为了确保代表票决的项目切实完成、见效,安源镇政府召开行政会进行研究部署,将项目交由相关班子成员牵头负责、具体实施,并明确项目建设的目标任务、时间节点、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确保民生实事工程办好办实。 安源镇人大代表易坤说:“作为人大代表,我们严格按照区人大的‘三定期’开展工作,并形成了‘四单’工作模式,真正做到了问计于民、问政于基层,也激发了我在履职过程中的热情和动力。” 厕所革命、道路改造、污水处理……一项项票决出来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民生项目落地落实,让人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人大代表们能感受到代表的价值所在,积极主动地当起了“调研员”“监督员”“宣传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