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张佳坊乡 查看内容

张佳坊乡打造农村党员自己的党校

2021-2-8 11:34|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萍乡日报

摘要: (温情)如何让农村党员得到更接地气、更有效果的教育管理?为此,张佳坊乡经过三年的探索,为农村党员办了一所家门口的学校——初心堂。学校面向所有党员群众开放,以党员教育学习、群众政策宣讲为主,传承红色基因 ...

(温情)如何让农村党员得到更接地气、更有效果的教育管理?为此,张佳坊乡经过三年的探索,为农村党员办了一所家门口的学校——初心堂。学校面向所有党员群众开放,以党员教育学习、群众政策宣讲为主,传承红色基因、宣传政策方针、弘扬传统文化,使党员学习教育取得良好成效。

目前,该乡共打造了三江口、报恩台、杨佳田村3个初心堂实践点,并以点带面,辐射到其他7个村,全面推广基层党建“初心堂”品牌。同时,此经验做法获得了2018年全省首届党务技能大赛一等奖。

围绕“三块区域”,开展党员活动。传承红色基因,村支部把“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搬进“初心堂”,同时举办“党史漫谈”、诵读“红色家书”“围炉党课”“红歌会”“廉政一课”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组织生活活动,把学习教育融入日常、融入经常,切实提高党员党性修养和在党意识。采取报告会、“屋场会”“小组比武”“你问我答”“有奖竞答”等形式宣传党的政策,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脱贫攻坚政策、乡村振兴战略等“翻译”成基层群众听得懂的“乡音土话”,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群众喜欢听、听得懂、记得住、学得会。老党员张定生精心编写的“正气歌”,语言平实,朗朗上口,在党员群众中传唱度很高,效果特别好。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初心堂”把《道德经》《周易》《论语》等古典著作搬进课堂,邀请专家教授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大白话的形式分章节授课;同时邀请乡贤讲乡规民约、家规家训,邀请先进典型讲身边故事,让广大党员群众在家门口便能享受“文化盛宴”。

破解“三大难题”,强化党员学习。“初心堂”的设立改变了过去党员集中学习“到不齐”“坐不住”“听不进”的问题。党员教育变有时为无时,破解了“到不齐”的难题。集中学习时,个别党员因外出务工、身体不适等未能参加学习,就利用闲暇时间前来“补课”。老党员潘荣生只要一有时间就来“初心堂”读报、看书,去年他已经完成了50个课时的学习。党员教育变静态为动态,破解了“坐不住”的难题。“初心堂”的学习方式不断增加,“有问有答”“屋场夜话”“围炉党课”等,大家坐在一起乘着凉商议事情,围在一起烤着火上党课,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完成了党员教育。党员教育变专人讲为大家讲,破解了“听不进”的难题。全乡组建了专家教授、乡村干部、乡土人才、农村党员4类宣讲师资库,“菜单”课程丰富多样,党员缺什么就讲什么,讲得灵活不枯燥,群众自然喜欢听、记得住、学得会。

自从有了初心堂,党员群众们都喜欢聚在初心堂听听国家大事,交流精准扶贫、医保就业等政策,作为一个供党员和群众学习、交流的场所,“初心堂”的影响“润物细无声”。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