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如黛,绿水如弦。走进青山镇葡萄村,放眼整个村庄郁郁葱葱,新修的沥青道路干净畅通,民居院落里干净整洁……从以水泥、采石为主要产业的“污染村”到宜居宜业的生态村,让我们对葡萄村的美丽嬗变一探究竟。 科学规划打造活力乡村 “要改变全村的整体面貌,首先要因地制宜找准村级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工作碰头会上,该村党员干部们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 葡萄村地处青山镇中心村,交通便利,借助区域优势,该村“两委”班子带领骨干党员,成立了美丽村庄建设攻坚小组,每日召开碰头会,搭建交流平台,并积极征求村民意见;通过走访调研、聘请市区规划专家全面谋划精品村庄建设新方向。通过整体打造房相、道路白改黑、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全村整体形象焕然一新。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大力发展产业,一方面围绕赣湘国际物流港二期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打造成赣湘周边最大的物流基地。另一方面以泉水冲水上乐园、泉水叮咚巷子等已成形的景点为依托,打造农家乐、观赏花木、高效蔬菜、果木种植等农村旅游产业,将葡萄村打造成萍城近郊泉水文化旅游村。 因地制宜打造文化乡村 “我们葡萄村可是出了名的人文风气好,在清朝就出过两名进士和一名翰林,民国江西第一任省长贺国昌就是我们葡萄村人。”说起葡萄村的历史,村民贺大爷自豪地说道。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良好的家训和传承又使这里的百姓民风淳朴。每当夜幕降临,葡萄村的文化广场热闹起来,有跳舞的,有唱歌的,还有在文化站看书、写书法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每个星期定期开课,有老党员带读习近平重要讲话原文、乡村医生讲授健康知识、养殖能手教授种养技巧等一批精品课程,全方位打造群众学习提升平台;同时通过漫画、正能量故事等形式打造了泉水叮咚巷子、司法文化长廊等文化巷子,让群众在寓教于乐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目前,全村成立了舞蹈队20支、腰鼓队10余支、柔力球队3支、老党员宣讲队2支。 全民上阵打造宜居乡村 “葡萄是我家,美丽靠大家。”在文化广场葡萄村老党员许兆雪正在向过往的群众宣讲清洁工程的重要性。 该村通过镇村互动、党员带动、党群联动的方式,在全镇率先探索建立“全民参与+村委考评”的农村清洁工程管理模式,掀起了美丽乡村清洁热潮。一方面建立建全环卫保洁队伍,根据道路、居民区、公共场地等划区分片,安排13名长期保洁员、6名垃圾拖运员及30名保洁机动人员。另一方面全面开展家庭环境检查评比活动、“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在每个季度末,由村委会和各小组组长下到各家各户进行房前屋后卫生评比,给卫生合格的农户授牌,不合格的农户摘牌。通过“美丽庭院”的评比和宣传,群众主动参与的热情空前高涨,都以家门口挂牌为荣,目前全村有示范庭院32户、卫生文明家庭115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