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金山镇 查看内容

打好组合拳 奏响富民曲 ——上栗县工业园定点帮扶白鹤村综述

2021-3-4 09:51|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江西手机报

摘要: (赖其福)每天哼着小曲给牛喂水、喂草、打扫牛圈,上栗县金山镇白鹤村村民崔圣余看着3头长势良好的牛儿,脸上闪耀着喜悦,“只要好好干,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日子肯定要比去年更好!”  崔圣余高质量脱贫是上栗 ...

(赖其福)每天哼着小曲给牛喂水、喂草、打扫牛圈,上栗县金山镇白鹤村村民崔圣余看着3头长势良好的牛儿,脸上闪耀着喜悦,“只要好好干,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日子肯定要比去年更好!”

  崔圣余高质量脱贫是上栗县金山镇白鹤村脱贫攻坚成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在县镇两级党委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帮扶单位上栗县工业园紧紧围绕脱贫攻坚总要求,打好扶贫组合拳,督促白鹤村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落实落细就业扶贫和产业扶贫等扶贫政策,不断攻克贫困堡垒,奏响“富民曲”,推动白鹤村20户贫困群众70人如期实现了高质量脱贫,交出了满意答卷。

扎根基层查短板靶向发力解民忧

  做好扶贫工作,前提是要精准发力。2018年,按照上栗县脱贫攻坚贴心帮扶行政村责任落实方案的安排,县工业园担任白鹤村脱贫攻坚包村单位。结对帮扶后,县工业园管委会主任、白鹤村“包村长”郭德福将帮扶工作列为重要议事日程,在扶贫资金上全力支持,并委派工业园干部杨涛任白鹤村第一书记。

  驻村工作开展后,杨涛第一时间遍访了全村所有贫困户,实地查看了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的落实情况,并通过与贫困群众交谈,了解他们的致贫原因、帮扶措施、帮扶成效,掌握他们的真实情况和现实需求,认真记录贫困群众反映的就业、产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问题,做到“底数清、方向明、措施实”。

  白鹤村3组有一口水塘,因年久失修,2020年7月一场大雨后决堤,只能存少量水,100多亩农田用水就成了3组40多户村民的烦心事。了解情况后,郭德福带领工作队实地查看,并及时争取了救助资金维修水塘。10多天后,清澈的泉水灌满整个水塘。附近的村民见状,开心地说:“太感谢县工业园了,让我们种菜的百姓再也不用到一千多米的地方挑水来种菜了。”

  修危房、修水塘、通入户路、建厨房、建厕所……2年多来,县工业园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坚持在一线发现问题,因户施策、靶向发力解决问题,推动白鹤村扶贫工作及时高效展开,确保质量高、成色足。

亮点帮扶助攻坚精准施策返贫

县工业园为贫困户修缮好的房屋

  2018年10月,杨涛走访中得知,1组村民阮秀英因10多年前丈夫患重病,经医治无效去世,留下2个上学的孩子,一家人仅靠阮秀英一人打临工维持生计,还欠下2万余元债务,住房老旧,门前道路泥泞,厕所也没有。杨涛立即上报帮扶单位,一起商讨制定帮扶措施。郭德福第一时间筹集了扶贫资金把阮秀英的房屋外墙粉刷一新,入户路、水冲式厕所、厨房等设施配备齐全,确保“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落实落细。如今,阮秀英一家人过得称心如意,不仅住上了装修一新的房屋,基本生活也得到明显改善。

县工业园帮崔元来解决实际困难

  “大家好,我是白鹤村驻村第一书记杨涛,白鹤村边缘户崔元来的孙子因患白血病,需长期治疗,希望各位同事献出自己的爱心,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2020年10月17日,县工业园工作群传来一条“暖新闻”。短短1个小时,捐助资金到账的信息不断传来,连同镇村两级的捐款一共6万多元,一同送到崔元来家。崔元来眼含泪水激动地说:“感谢党委政府、感谢县工业园、村干部和好人的帮助,没有你们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与此同时,县工业园还通过水滴筹、督促第一书记为其申请大病补助、“防贫保”等方式,为崔元来一家共筹集资金20余万元,成功防止他家致贫返贫。

扶智扶志增动力 “两业扶贫”促增收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增收是脱贫的保障,扶贫要扶智扶志、治贫要增收治本。不治本,即使脱了贫也会返贫。要治本,就要因户施策帮扶就业、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千方百计拉动贫困群众增收。”县工业园一直秉持这一扶贫理念。

2020年疫情期间,工业园为贫困学生送去平板电脑和学习用品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县工业园为白鹤村贫困学生送去平板电脑和学习用品;为困难群众王连花送去洗衣机;为监测户崔远党送去猪苗助其发展产业;开展了“手牵手续写扶贫真情”为主题的走访慰问活动……包村帮扶期间,县工业园常态化开展扶贫扶智扶志教育活动,或利用座谈会大力宣传一系列扶贫政策和举措;或通过走访慰问困难群众,与他们深入交流,利用身边的榜样,引导困难群众继续发扬好不等不靠、自强不息、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等奋斗精神,努力拓宽致富路,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成就感,给家人带来更多的幸福感。

帮扶干部走访慰问困难群众

  与此同时,县工业园还狠抓就业增收这个“牛鼻子”,充分利用金山镇特色扶贫产业、公益性岗位和临近工业园的优势,带动有劳动力的贫困群众发展好产业和实现就业,以困难群众自主持续增收,建立脱贫攻坚长效机制。在县工业园的协调帮助下,崔圣余、崔远条、朱继和搞起了肉牛养殖,王连花养殖了生猪,都走上脱贫致富“快车道”。

  据白鹤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黄乐富介绍,2年多来,为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下一人,“包村长”郭德福带领扶贫工作队坚持用群众的满意度衡量工作实效,根据困难群众的致贫原因、致富意愿、致富能力等综合情况,制定脱贫计划,重点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危房改造、感恩教育、生产生活条件及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瞄准“痛点”、靶向发力,下足绣花功夫,切实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20年白鹤村70名贫困群众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为15347.94元,比2016年的2843.7元增长了439.7%,超出国定脱贫标准11347.94元,成功摘下了“穷帽子”。

  如今,漫步在白鹤村,村庄景色山清水秀,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