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源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挖掘和树立了一批正能量典型。3月5日是学雷锋日,让我们向雷锋学习,向榜样学习! 孝老爱亲类中国好人廖素丹 自广西嫁到萍乡10年来,廖素丹的家庭屡遭变故,危难之际,她毅然挑起家庭的重担,为一家人燃起希望的火苗,受到邻里的一致称赞。 2008年,廖素丹公公突然发病,经诊断患有冠心病、心功能衰竭,还患有糖尿病。廖素丹一边带着不到一岁的小孩,一边照顾着公公。屋漏偏逢连夜雨。2014年5月,刘华明突然发病昏迷,送医院检查是大面积脑梗。经抢救,花费30多万元,且落下了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的后遗症。眼看公公和丈夫患上了重病,还有小孩要照顾,一家人的生活重担一下子全压在了廖素丹柔弱的肩膀上。廖素丹欲哭无泪,痛苦不堪,甚至还有人劝她离开这个家,重新寻找自己的幸福。但廖素丹坚强地挺起腰杆,毅然撑起了这个家,先后在萍乡春蕾粮油配送公司、比亚迪4S店找了工作。廖素丹每天上班起早贪黑,早出晚归,回家后,还要给女儿洗澡做饭,给刘华明洗澡、按摩。经过廖素丹多年来细心的照顾,刘华明的身体得到了一定的康复。 孝老爱亲类江西好人詹彩霞 詹彩霞是安源区安源镇筲箕街一位普通居民,但普通的她却有着不同于寻常人的不普通的人生。3岁时,詹彩霞因遭高压电击失去双臂,注定了她要经受常人无法想象的艰难困苦。对詹彩霞来说,最基本的吃饭、穿衣似乎都是不可逾越的障碍。但她没有自暴自弃,也没有听天由命,倔强的她下决心要像健全人一样生活,不成为家里的累赘。从那时起,詹彩霞决心苦练自己的双脚,用双脚来做别人用手才能做到的事情。经过长年累月的练习,詹彩霞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吃了数不尽的苦,流了数不尽的汗水,詹彩霞愣是凭着一股韧劲儿,不但学会了吃饭、洗漱等基本的自理技能,而且还通过双脚学会了写字、干各种家务,甚至学会了刺绣。从一个个图案精美的十字绣,到一副副精致的鞋垫,詹彩霞用灵活的双脚绣出了自己不一样的生活。 乐于助人类萍乡好人谢汝球 谢汝球家住安源镇新村小区。在邻居和同事眼里,他是一个性格开朗、热心公益的好的哥,他不仅在从事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的十余年中经常扶老携幼、拾金不昧,更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困难群众排忧解难,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感染着周围的人。谢汝球从很早就开始献血,最早献的是全血,在2013年开始又坚持每年捐献血小板,累计捐献血量等同超过20000毫升。在谢汝球的影响下,他周围的同事、朋友也纷纷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在一次献血完毕后,偶然得知萍乡红十字会正在建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谢汝球毫不犹豫地填写了报名表、采集了血样,正式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2017年元旦刚过,江西省红十字会来电告知谢汝球,他与一名白血病患者已初配成功,谢汝球他当场同意捐献。得知情况的妻子,也表示支持他。捐献现场,躺在病床上的谢汝球一直微笑,感动了在场的每位医生和同事。谢汝球成为了我市交通运输行业内首位骨髓捐献者,这一义举不仅给患者带来希望,也成全了一个家庭,呼唤了社会的大爱。 孝老爱亲类萍乡好人谢春华 谢春华,安源镇花冲社区柑子园小区居民。20多年前,谢春华的公公过世,虽然她的公婆生有6个儿女,但她毅然接过照顾婆婆的重任。20多年来,她全心全意把年迈多病的婆婆照顾得无微不至,端茶送水、起床、吃饭、洗头、洗澡等日常护理都由谢春华亲自服侍。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如今已96岁的婆婆在生活上、情感上都得到了极大的宽慰。谢春华的一言一行感动着身边的人,她是儿女眼中慈祥温暖的母亲,丈夫身后坚强的精神支撑,婆婆心中的好儿媳,左邻右舍学习的榜样。如今,在小区内,大家都以她为榜样,年轻的儿媳们都会学习谢春华尊老爱老的美德,争做好儿媳。她的事迹也打动了老公叶氏家族,在今年新修订的族谱上,就为她浓墨重彩地记上了一笔,让她的美德永传后人。 孝老爱亲类萍乡好人涂冬梅 30年来,安源区安源镇张家湾村4组村民涂冬梅对瘫痪在床的丈夫张忠全不离不弃,用坚强和大爱演绎着浓浓的温情。 1991年腊月,一场煤炭经营纠纷引发一场灾祸,打破了涂冬梅原本幸福美满的生活。丈夫张忠全受到重创,在灾祸现场就昏迷不醒。正在家中忙碌的涂冬梅听到消息后,哭着赶往医院。在医院治疗一段时间,花了10多万元,本来不太富裕的家庭变得一贫如洗,负债累累。没多久,她就把丈夫安置在家里照顾,一边要护理丈夫,一边要照顾年幼的儿女。丈夫大小便一天七、八次,洗床单、擦身子的活要来回做,常常累得腰酸背痛、夜不能寐,怕丈夫躺在床上不活动、身上长褥疮,隔几个小时就给他按摩一次。涂冬梅不仅是一个好妻子,还是一位好儿媳。自从嫁入丈夫家,她对待公婆,也是全身心地投入,用爱心和孝心温暖了整个家庭。 诚实守信类萍乡好人刘望东、彭茜(夫妻) 刘望东、彭茜夫妻,安源镇跃进仙桂桥村民。2019年6月8日,刘望东和妻子彭茜前往白源走亲戚,经过大陂村委会时,发现路边有一个鼓鼓的蓝色公文袋。他让老婆捡起来一看,发现装满了20万元现金,面对如此巨款,他们夫妇吓得站在原地不知所措,也不敢声张。只是傻傻地在现场等候,等候许久也未见失主,刘望东夫妇俩决定先去亲戚家商量如何寻找失主。经过短暂的商量,他们夫妇决定去白源派出所报案。在等待派出所回复的过程中,刘望东坐立不安,当把20万现金交到失主里手,刘望东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轻松了。“当时也吓到了,没有想很多,只是单纯地想失主肯定特别着急,这或许是失主的救命钱,不义不财不可取。是谁捡到这么多钱都会还回去。虽然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但别人的咱们拿了也心里不安。”刘望东说。 孝老爱亲类萍乡好人张美梅 张美梅,曾在筲箕街社区居委会、安源保育院工作。她既是党的好女儿,也是家庭的好妻子,好母亲,好媳妇。在她的教育下,两个儿子大学毕业后,都已经各自成家立业了。在家里她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张美梅一家三代人在一起居住,丈夫退休后,守着家里的小杂货店,公公早年去世,婆婆年轻时在建筑地拉车,将身体弄垮了。现在婆婆年老多病,又无退休金,尽靠低保金生活。几十年来如一日地对待婆婆就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照顾有加。她总是说,婆婆年轻时累苦了,现在应该让她享点清福,丈夫一天到晚守店也很辛苦,家务事我就多做点。 多年来,张美梅始终坚持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不但得到了家人的好评,而且也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拥护和爱戴。只要一提到社区张美梅,社区居民都会赞不绝口,交口称赞。她用自己的行动为社区的居民作出了榜样,为安源人民作出了榜样。 除了评选上的各级好人外,还涌现了“拾到5万“巨款”不动心,多方探问物归原主”的小区保安范香龙,“退休不褪色的社区活雷锋”李德伟、“三代军人齐上阵抗击疫情”的退伍军人陈述全等。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好人事迹来源于平凡,榜样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用“真善美”的眼光,发现身边好人,讲好身边好人故事,传播社会正能量。 3月是学雷锋活动月,即日起,安源镇将开展身边好人选树活动,如果您身边有正能量典型,可以将相关事迹简介通过邮件发送至邮箱1036947630@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