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区委农村工作会议在区机关六楼会议室召开。区领导杨博、何超、王志才、彭建达、黄云章、汤道攸、李波等出席会议。 区委书记杨博强调 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上来,苦干实干,久久为功,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不断满足湘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杨博要求,要提高站位,全面把握“三农”工作的重要意义 要准确把握“三农”工作的方位,从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政治高度、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角度看待“三农”问题,做到重农强农的意识只升不降,富农兴农的力度只增不减。要准确把握“三农”工作的成效,为“十四五”谋篇布局赢得主动。要对照“三农”工作的要求,对照湘东群众的期盼,加快补齐“三农”工作的短板,用知重负重、事不避难的担当精神,共同努力,让我区“三农”工作再上台阶。 要对标对表,全面落实“三农”工作的目标任务 要全力确保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过渡期政策的稳定性,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并做好机构队伍职能调整优化工作。 要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安全。坚决守住耕地红线,持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政策支持,落实国家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打造制种大区,把握国家打好种业翻身仗的机遇期,发挥湘东制种的传统优势,用更多更实的措施,扩大我区制种产业的规模和影响力。 要全力抓好农业产业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整合涉农资源资金,延长产业链;加快发展新兴农业产业,积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展乡村产业的广度和深度;加大推进农业科研创新,支持鼓励企业研发,推进“科研所+企业”的扶持模式。 要强化责任,全面加强“三农”工作的组织领导 要切实落实三级书记的领导责任,坚持工业农业一起抓,城市农村一起抓,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实现城乡一体发展、融合发展。乡镇(街)党政负责人要选派好驻村第一书记,选优配强乡村振兴“带头人”。区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加强统筹调度、督导检查,与相关部门共同推动各种要素资源向乡村集聚、在乡村发力。组织部门要把乡村振兴作为发现锻炼培养干部的大舞台,选派优秀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岗位任职挂职,选拔优秀“三农”干部充实地方党政班子。 要切实发挥村“两委”的主导作用。扎实推进“三化”建设,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加强村(社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发挥村级党组织和党员在乡村振兴的主导作用。完善村庄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加强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及时、坚决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和群众身边腐败问题。 要切实激发群众的自治活力。尊重村民的首创精神、主体地位,健全完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并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作用,采取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发动引导群众支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开展乡村振兴职业培训,培育新时代高素质农民,吸引农民工等回乡返乡就业创业,最大限度集聚乡村振兴人才。 区委副书记、区长何超指出 要把握发展大势,提振“三农”工作信心。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目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多元化农业产业,将区位优势、要素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为湘东农业农村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推动实现“产业全覆盖、旅游全域化”。 要突出工作重点,狠抓“三农”工作落实。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围绕“打造种子大县”目标,整合涉农资源资金,集中培育发展现代种业,推动天涯种业做大做强,加快实现东桥、排上、腊市、麻山等乡镇整体连片规模发展,形成以排上镇为核心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进一步做大做强制种产业。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树立“大农业”观念,把土地治理、环境整治、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切实让农村变景区、产品变商品、农民变工人。 要压实工作责任,提高“三农”工作认识。坚持把“三农”工作摆在优先发展位置,切实发挥农业农村局作为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核心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对重大问题、重点任务、重要政策的研究,切实做到善思、善谋;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履职尽责,密切配合,凝聚乡村振兴强大合力。要强化人、财、物保障,聚焦重点难点问题,对接乡村实际,有的放矢出台考核奖补等制度,注重“精准滴灌”,杜绝“大水漫灌”,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对2020年度全区农业农村工作先进集体进行了授奖 会上,区委常委汤道攸宣读《关于2020年度全区农业农村工作先进集体的通报》;区政府副区长李波传达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会议还对2020年度全区农业农村工作先进集体进行了授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