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雨航 杨勤) 天刚蒙蒙亮,萍乡市安源区五陂镇长潭村村民芦明发家中,68岁的她被旁边房间里传来的时断时续的“啊啊”声吵醒,她顾不上穿好外套,赶紧推醒72岁的丈夫林培清,急火火地奔向旁边的房中:只见瘫痪在床的82岁的“哑巴哥哥”林培莲从床上摔了下来,正在冰冷的地板上缓缓地挪动,用“啊啊”的叫声告诉弟弟和弟媳自己需要帮助。平均年龄70岁的老夫妻俩扛不动哥哥,只得叫醒小女儿和女婿,四个人一起用力,将“哑巴”哥哥扛上了床……这样的日子,这一家人已经坚持整整三十年了。 ▲芦明发(右一)和小女儿(左二)在陪林培发 24小时照顾 林培清家有七兄弟,他排行老五,“哑巴”哥哥林培莲排行老大,先天性聋哑,无法工作。随着林培莲年岁渐长,慢慢丧失了自理能力。 1986年,芦明发和丈夫一合计,决定让林培莲固定住在自己家,轮流去各个兄弟家吃饭——这样既能保证林培莲不受委屈,又能减轻自己家的经济压力。这样的日子持续 一段时间后,见林培莲往返几个兄弟家奔波比较麻烦,善良的芦明发动了让林培莲固定在自己家吃饭的心思,但儿女们会不会反对呢?她试探着跟两个女儿商量,岂料两个女儿非常爽快地异口同声道:“哑伯从小陪我们长大,小时候经常带我们玩。如今他生活不能自理,也没有后代,作为后辈,我们就应该照顾他。” 于是,芦明发下定决心,将林培莲接回家24小时照顾。 ▲小女儿在给林陪莲喂饭 相亲相爱一家人 芦明发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早早改嫁,一直靠着奶奶和叔叔拉扯长大。在她的心里,一直认为只要是一家人便应该互相帮助。 这30年里,随着林培莲年纪越来越大,渐渐地连大小便都无法控制,常常弄脏衣裤,芦明发总是把他的衣物清洗得干干净净;林培莲有时出门找不到回家的路,芦明发便带着一家人到处找。有邻居笑她是个蠢婆,她认真地反驳道:“这是我自己的亲人,我当然要对他好。” 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已经成家立业的孩子们每次回家时,总不会忘记给林培莲买一大堆零食,而林培连也和侄子侄女关系特别好。 2017年,林培莲不慎摔倒住院,芦明发的大女儿和丈夫为林培莲请了护工,一边上班,一边趁休息时照顾林培莲;林培莲不愿意吃护工喂的饭,二女儿一边照顾两个尚在读书的孩子,一边从家里带来饭菜,一口一口喂给林培莲吃。出院后,瘫痪在床的林培莲作息时间颠倒,常常整夜不睡觉,即使睡着了也睡不安稳,一晚上要踢七八次被子,芦明发一家便轮班,守护他。 ▲芦明发在整理床铺 三十年如一日 为了更好地照顾林培莲,芦明发和丈夫一起住在一楼紧挨林培发的隔壁房间。走进林培莲的房间,闻不到一丝异味,柜子中整齐地叠放着他的衣服。芦明发说,这几年,社会各界人士对“哑巴哥哥”都很关爱:安源区残联赠送了专用的医疗床;长潭村村委会给林培莲办理了五保户,平时经常派人来询问情况,送来各种慰问品。“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只要告诉了村里,村里一定给我们帮忙。”芦明发动情地说道。 邻居们都说,这个林培莲,碰上这样的一家人,真是前世修来的福分。芦明发却不认同他们这样说:“不是大哥碰上我们这一家人,而是我们本来就是一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