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医生都有自己对这个职业的理解,她认为“治病救人”四个字就是对这个职业的全部概括。作为一名家庭医生,她能做到的就是“见彼苦恼,若己有之,一心赴救,无作功夫行迹之心”。她就是白源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罗素蔚,2008年以来,她一直从事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并于2017年接手开展健康扶贫工作,担任白源街长溪村的家庭医生。她常常深入长溪村调查了解农村群众致贫的原因,帮助贫困群众落实健康帮扶措施,提高他们脱贫意识,解决他们“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刚开始推广这项工作非常的困难,但是她用一颗真诚的心打动了每一位患者和村民,每次见到罗医生,她总是笑眯眯的。她常说:“家庭医生关注的不应该只是生病的躯体、器官,而应该关心的是一个人、一个家庭。要服务好长溪村的村民,就需要比其他专业的医生拥有更多的博爱,用博爱之心去关心、爱护、引导村民。”随着家庭医生责任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推进,为罗医生提供了大展身手的机会。在普及签约的同时,罗医生也完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摸排确认,她积极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宣传普及健康扶贫政策,定期上门提供免费体检,并在看病报销等方面给予详细指导,让国家的惠民政策落实到每一个贫困户身上,从而使得健康扶贫更加精准。 通过她的努力,帮助村民建立了正确的健康观念,形成了良好的健康习惯,教会了他们如何预防疾病及减少疾病的发生,降低了患病的痛苦。罗医生的全心付出获得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上到八九十岁的老人,下到七八岁的孩童,都成了她的粉丝。一提起她,村民们总是乐呵呵的说:“罗医生啊,就是那个很会笑的医生,人非常好,有什么问题问她,她总是很耐心的跟你解释,遇到这样的好医生,心情也会好起来,毛病也好了一半了,我愿把自己的健康托付于她”。 为更好地为群众服务,罗医生不断加强自身学习,积极参加市、区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医学讲座和学习班,根据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努力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罗医生通过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深刻的认识到知识更新的必要性,她认为只有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努力学习,才能胜任本职工作。同时,她还始终坚持目标不放松,随着“家庭医生”责任制工作的深入推进,她把成为一名“优秀家庭医生”作为奋斗目标。在平日里除了完成对签约家庭的常规健康管理外,还针对长溪村辖区内重点人群、贫困户等特殊家庭的健康需求制定了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并定期上门随访,管理他们的健康,关心他们的生活,使家庭医生成为村民们的爱心港湾。 “罗医生,你来了,快进来,先喝杯茶!”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家庭医生,从村民门都不让进,到现在老远看见她就热情相约,短短的几句话,让罗医生的感受颇深。她凭着真诚的信念,扎根基层,默默付出,以解除患者疾苦、保障居民身体健康为已任,一步一个脚印,以一位普通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实际行动实践着自己的理想与人生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