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安源区政府 查看内容

努力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 宣传者 践行者

2021-3-15 11:22|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

摘要: 自换届以来,在萍乡市委组织部的精心指导和安源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安源区委组织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为指导,坚决贯彻省委刘奇书记在萍乡调研时提出的“要把继承优 ...

自换届以来,在萍乡市委组织部的精心指导和安源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安源区委组织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为指导,坚决贯彻省委刘奇书记在萍乡调研时提出的“要把继承优良传统与坚持改革创新结合起来,大力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指示要求,传承红色基因,推进党性教育。


将红色基因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

做好赓续安源精神的传承者


1922年,在路矿工人罢工胜利庆祝大会上,刘少奇同志曾总结指出安源工人们具有“秩序、齐心、勇敢”的革命精神,至今安源人民依然不忘革命先烈的嘱托,传承安源革命精神。

 在传承红色基因上永不止步。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安源党校、北京党校是我们党成立的两所最早的党校。区委组织部秉承发扬安源党校优良办学传统,坚持党中央有精神,安源就有落实。搭建“一校两堂”平台,即安源夜校、安源大讲堂和红安源微课堂,第一时间传达党中央精神,学习党中央政策,落实党中央要求。自开办“一校两堂”以来,培训党员干部23200余人次,开展专题讲座和专业授课82场,先后邀请“百家讲坛”主讲人赵玉平教授讲授《传统文化中的领导智慧》、国际关系专家金灿荣教授讲授《当前国际形势与中美关系》等。江西日报头版头条和江西卫视都对“一校两堂”的经验做法进行了报道,同时还在全省首届党务技能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在擦亮党性教育基地上彰显时代担当。仅仅二十天的时间,安源张家湾村人民海关首任署长孔原馆、红色警卫将军吴烈馆、工兵专家王耀南馆、“中国保尔”吴运铎馆四座展示馆拔地而起。在这二十天里,是区委组织部领导和干部们齐聚一堂的头脑风暴,是干部们不分昼夜的加班讨论大纲,是干部们“5+2”的天天现场参与,就是靠着这种“拼命三郎”的精神,安源党性教育基地初具规模。如今通过挖掘和统筹红色资源,已形成了总平巷、谈判大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军事会议旧址等10个红色教学点和“把一切献给党”党性教育基地、海绵城市创新基地、高自立廉洁自律教育基地3个特色教学基地的“10+3”的教学点格局。其中“把一切献给党”党性教育基地被评为江西省干部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示范点。

在大合作中肩负时代使命。区委组织部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主动融入“赣湘红色培训联合体”,进一步树立合作开发的理念,打破地区之间的壁垒,合理开发形式多样的多地联合培训项目。将长沙市委党校、萍乡市委党校等高层次专家学者“请进来”,进行现场指导并开展学习交流会,基地自己组织老师前往江西干部学院、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等地“走出去”观摩学习和交流,通过区域内的大合作促进党性教育培训、干部教育的大发展。2019年9月,全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者专题培训班就选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所党校所在地萍乡安源举办,共同商讨传承红色基因,肩负时代使命。


将坚持传统与开放创新紧密结合起来

做好讲述安源故事的宣传者


安源曾经被称为中国的“小莫斯科”,毛泽东、刘少奇等国家领导人曾在这里留下革命足迹,这里拥有中共党史上的十六个“第一”,安源煤矿更是成长走出了15位共和国将军,安源的故事值得我们好好讲述。

用新的授课体系讲好伟人先烈故事。区委组织部组织骨干力量主攻课程研发,结合毛泽东、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安源的早期实践探索,重现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的盛况,记录在安源土生土长的孔原、吴烈、高自立等革命者的故事,先后研发出多堂现场教学微党课和人物专题党课,打造独具安源特色兼具时代意义的“把一切献给党”党课教育体系。自主研发的特色党课荣获三项省级奖项和五项市级奖项。其中,微党课《毛泽东下矿井》荣获评全省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微党课《红色金融开创者—毛泽民》获评全省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刘少奇浑身是胆》荣获第十六届全省党员电教片一等奖。

用鲜活的历史现场讲好红色遗迹故事。安源红色资源丰富,仅统计安源镇老街15公顷面积内,就有文物保护单位30处,其中国保单位6处,省保单位4处,市保单位8处。区委组织部深挖安源百年路矿辉煌历史和中国工人运动摇篮、湘赣边秋收起义策源地及主要爆发地的红色基因,推出“初心寻访”“重走秋收起义”等红色路线,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从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人物中厘清历史脉络、认清历史真实、听清时代脉动,进而获取历史智慧、汲取奋进力量。绘制的安源红色“初心地图”,登上江西党建微平台,各红色景点成为“网红”打卡点,接待党员群众上万人次。坐落在张家湾村的“把一切献给党”党性教育基地自2019年4月揭牌以来,先后接待中信集团原董事长孔丹、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张季等各级领导前来考察指导;承办中铁一局、南昌海关、省统计局以及新余、抚州、赣州等200多个单位的党性教育培训班次,培训15000多人次,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用新媒体讲好现代英模故事。区委组织部引导开发《普通党员的精彩人生》访谈式党课,让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段华胜、残奥冠军贾君婷仙等先进党员代表站上讲台,带动所有基层党员站到“时代C位”讲身边的党员身边的初心故事,通过把话筒交给群众,引导基层党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要讲”“我要做”,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我们从现代的视角重现当年的故事,专题拍摄了《擦亮红色地标 传承红色基因》宣传片,在中央党校、学习强国、江西党建等权威媒体上转发。在即将迎来我党百年华诞之际,我们也适时推出《把一切献给党—红色安源 百年芳华》专栏,视频短片每个都点播上万,让普通党员都能学好党史“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视频和专栏社会反响良好,有力地宣传了红色安源党性教育培训品牌。


将党性锻炼与问题导向紧密结合起来

做好建设现代安源的践行者


曾经的安源辉煌灿烂,现在的安源也从不止步不前。安源区委组织部坚决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将党性锻炼与问题导向深入结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实践成果,助推安源高质量发展。

在海绵城市中践行生态文明。海绵城市生动地描述了一种人水共生和谐的城市新形态,是着眼于雨水、洪涝治理并解决水环境、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文化等问题的系统认识论与方法论,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萍乡作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从“试点”做成了“样板”,为全国城市建设提供了与水和谐共处的成功经验和模式。“萍乡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也入选中组部牵头编辑的《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的海绵城市创新基地作为安源党性教育重要教学点之一,被评为江西省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江西成功实践现场教学示范点。

在红色名村中践行乡村振兴。区委组织部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将党建引领、红色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全面发展。在全国红色文化名村张家湾村,依托秋收起义军事会议旧址、孔原故居等红色资源,打造集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和廉政警示教育于一体的“红色初心之路”。省级红色文化名村源头村,对高自立故里进行环境美化改造,建立高自立廉洁自律教育基地、修缮高自立故居。充分利用“路、田、山、水、林”自然资源打造特色旅游模式,探索精品特色民宿建设,促进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特色民居和村民增收有机融合。名村先后接待学员游客超10万人,带动餐饮、种养等行业全面发展,实现村民年人均增收1000元,带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0余万元。

在脱贫攻坚中践行“知党史 感党恩 跟党走 ”。区委组织部创新教育模式丰富教学内容,把红色教育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的精神力量,为脱贫攻坚注入“新动能”。“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首先从思想根源上避免贫困户等靠要的“懒人”思维,组织开展“知党史 感党恩 跟党走 ”脱贫扶志活动,通过先辈们的革命事迹引领带动贫困户们思想上脱贫。同时,将党课授课移上互联网,邀请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员、党员种植大户走进直播间,推介展示党建引领脱贫攻坚成果,讲授脱贫攻坚政策和脱贫致富实用技术,驻村“第一书记”还结合自身一线工作经历,讲述当地脱贫攻坚故事、分享工作经验。在党课平台上开展“党员听脱贫”活动,有效发挥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快速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开花结果。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