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值此重要历史节点,湘东发布推出“献礼建党百年”专栏,深入挖掘整理蕴藏在湘东大地感染人、教育人、鼓舞人的“党史故事”,共同重温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为建党100周年献礼。 今天, 小湘带大家去一座 素称“江南小桂林”的古镇, 瞻仰在那葱郁秀丽的山林之中 巍然屹立的英雄…… 阳春三月,游览素称“江南小桂林”的赣西湘东古镇——东桥,吸引人的不是当地“四大名山”之一的五峰山、飞瀑成群的翡翠谷、山色秀丽的老虎山和马脑寨,而是界头村上榨山下的一尊撞击灵魂的雕像。 这尊雕像的主人公叫贺竹英。 她沐浴着晨曦,满脸英气,信念如磐,双手紧握拳头,挺立在家乡风景秀丽的山水间,目光炯炯眺望红军来的方向,身后的山上是一片青翠欲滴的竹林。每当旭日东升,界头村山上山下的竹林里霞光闪耀,染红了溪水,染红了村庄,染红了弯弯曲曲的山路,当地人都说这是红军回来了,是贺竹英回来了…… 时光倒回至1926年6月, 革命的火种传到了地处湘赣咽喉之地的东桥。 第二年9月,党组织了当地上万名农民,发起了声势浩大的萍西秋收日暴动,有效地策应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之后,党在此成立了苏维埃政府,红军游击队长期在此活动,领导群众与敌人进行英勇斗争。红军撤离苏区长征后,湘赣边界的烽火并未熄灭,反而愈燃愈旺,东桥山山有故事,村村出英雄。 家住东桥界头村芋叶坡的贺竹英,出身贫苦人家,为人正直、善良、宽厚仁慈,但对国民党反动派却疾恶如仇,常常为红军游击队带路送情报。经党组织的严格考察, 1934年她正式参加了革命,凝聚在了红色的党旗下。 东桥四面环山,中间盆地,东、南、西、北四门自然形成,易守难攻,更利于隐藏,是红军游击队活动的理想之地。芋叶坡地处大山深处,只有一条羊肠小道进出,而贺竹英家又住在坡的顶头,不易被敌人发现,有情况也方便撤退。红军便将她家设为秘密联络点,贺竹英也就自然成了红军的接待员和联络员。 一天,山风呼啸,阴雨连绵,红军在她家开完会后,就在后面坡里守野猪的棚里休息。谁知敌人闻讯进山,直奔贺竹英家。他们以收“义仓谷”为名,捉拿红军为实,强行闯进她家进行搜查。贺竹英心急如焚,担心后面坡里休息的红军被他们抓住,跑去通知又来不及了,于是她置个人安危而不顾,在门口的坪里大喊:“来了兵啊,走哇!” 可坡里未见什么动静,莫非红军睡着了?她进屋后,又悄悄跑出来,对着坡的后面喊了几声。敌人闻声跟了上来,幸好红军听到她的声音早转移了,但掉了一只套鞋被敌人捡到,还发现野猪棚里的被子是热的,于是认定贺竹英私藏红军了,当场把她抓了起来,反绑双手,肩上还背着义仓谷赶路。 山高坳陡,贺竹英背着沉重的谷,艰难地走了近20里,才到达山外敌人的据点——杨源贺家冲。此时的她已是又饥又渴,疲惫不堪。 审讯开始了,敌人以为贺竹英是个妇道人家,又在山里没见过什么世面,肯定好对付。他们用威逼利诱的手段叫她说出村里哪些人参加了红军,谁是头目,开过些什么会,说了些什么?但贺竹英只回答3个字:“不知道!”敌人恼羞成怒,把贺竹英才半岁哭得死去活来的儿子抱来,威胁贺竹英说:“你是要红军,还是要儿子?” “要红军,也要儿子!” “要儿子,你就得老实地回答我们的问题!” “不知道!”没等敌人提出问题,贺竹英毫不犹豫地说。 “啪”的一声,她的脸上出现了几个手指印,接着就肿了,鼻血和牙血一齐往下流,分不清哪是鼻子,哪是嘴巴了。可以想象当时有多痛,有多难受。 “你想死,还是想活?”一个军官模样的人吼叫着。 “掉在你们手里还能活下去吗?” 敌人暴跳如雷,把贺竹英的辫子挽在楼树上两手反绑向上,双脚离地,用皮鞭朝她身上一顿猛抽,单衫薄衣的贺竹英全身被抽得青一块,紫一块。 “念子切切悲痛生,为母皆有舔犊情。”天下哪个母亲不疼儿?儿子的哭声让贺竹英揪心般的痛,似乎在挖她的心头肉,可她还是咬紧牙,没哼一声,未吐半个字,不久就晕过去了。 一桶冷水从头上浇下,贺竹英从痛苦中慢慢地清醒过来了,残酷的审讯在继续进行,且更惨无人道了。 一个刽子手拿来了两把香,另一个刽子手将贺竹英的上衣脱下,一把吊在她的背上,一把挂在她的胸前,并威胁说:“如果你还是不说,就叫你要死不得死,要活不得活,怎么样?” 一个人一旦有了崇高的信仰,就知道自己应该朝着哪个方向走,知道自己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即使是关乎生死,甚至骨肉分离,也不会轻易放弃。贺竹英就是这样一个有着坚定信仰的人,其实红军躲藏在哪里,有多少人,叫什么名字,她清清楚楚。可是,自从参加革命的第一天起,她就决心为自己的信仰而死,就是儿子凄厉的哭声也不会动摇。 “怕死不当革命者。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要杀要剐由你们!”贺竹英斩钉截铁地回答。 惨无人道的刽子手点燃了挂在贺竹英前胸和后背上的两把大香,每把足有100根。她被烟熏火燎活活折磨了一个多小时,双眼被熏得看不见了,嘴唇也干燥开裂,且向上翻起,整个脸上的血迹由红变黑了,背上的肉烤熟了,胸前的皮也没了。可敌人还是不肯放过她,因为他们还没遇到过如此坚强的女性,何况还是地道的山里农妇。他们不相信在酷刑下,贺竹英不会不屈服。 又是几瓢冷水把贺竹英泼醒了,此时此刻的贺竹英已不成人样了,敌人灭绝人性的审讯却继续升级。 “捉只猫来,把她的裤子脱掉,看她说不说。”敌人在疯狂叫嚣。此时的贺竹英嘴里连口水都没有了,喉咙也嘶哑了,还能说些什么呢?不一会,刽子手捉来一只猫,把贺竹英的裤子解开,将这只猫头朝上尾朝下放在她的裤裆里,,然后上下扎紧,用竹枝朝裤脚管从下向上猛抽,猫就在贺竹英裤裆里死命地向上乱抓,霎时她下身的血和碎肉一齐往下流,小肚子以下只剩下血肉模糊的骨头了。 敌人的这种审讯方式可说是丧尽天良,惨无人道。贺竹英就这样被活活折磨而死。 上榨山下女英杰,视死如归守纪律。贺竹英到死都未出卖党和红军半点秘密。 界头村的村主任王庚华告诉我,贺竹英面对死神大义凛然的壮举和崇高的革命气节,令人敬仰,她是顶天立地的女英雄,是我们村永远的骄傲,将激励着我们战胜任何困难! 贺竹英惨死后,敌人怕激起民愤,为掩人耳目,就设法泡制她“逃跑”假象,当夜把贺竹英的尸体从柴窝里拖到贺家冲桥上,并把她半岁的儿子也抱了过去,然后朝贺竹英身上放了几枪,肚子里的肠子全流出来了,她可怜的儿子误把流出来的肠子当奶吮吸,哭声传出好几里远…… 贺竹英牺牲时年仅45岁,留下四男二女六个孩子 。因家中贫困,没钱买棺材安葬,只能把她半岁的小儿子卖了,换来两担谷,草草办了丧事。 贺竹英牺牲后,她惊天地泣鬼神的牺牲精神传遍湘赣边界的山山岭岭,激励了红军游击队的革命斗志,配合大部队打了多个胜仗。她的名字中有竹字,巧合的是,芋叶坡至上榨山口,生长着成片的竹林,密匝匝的,粗壮挺拔,生命旺盛。村里的乡亲看见竹子,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竹英;每当朝阳喷发,竹林里霞光闪耀,乡亲们似乎就看见竹英正在竹林里奔跑,为红军带路送情报…… 无论时光如何变换, 当地党委政府没有忘记贺竹英, 当地父老乡亲没有遗忘贺竹英。 在她曾居住的芋叶坡进口的上榨山脚下,专门为她塑了尊雕像,建了个忠烈亭,亭子的两边柱子上写着:竹海英姿挺拔赤胆忠魂铸史册,芋叶翠色欲流英烈浩气颂古今。雕像旁一面长长的白墙上,有文字和插图介绍她感天动地的革命事迹,将她当年的英雄壮举刻画得栩栩如生。尽管她的雕像立于偏僻山村,她英勇无畏的事迹也未被广为传颂,可人们觉得她的名字早就深刻在了家乡崇山峻岭、村村寨寨……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 那是青春吐芳华, 铮铮硬骨绽花开, 漓漓鲜血染红它……” 这首歌似乎就是为贺竹英所写, 为她所唱, 她灿烂的人生之花, 芬芳家乡满山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