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中国人便将吃饭作为生活的头一件大事,而做饭就离不开一炉好火。在农村,绝大部分的群众家中做饭都是以液化气、煤炭灶为主,这就便伴随着燃气用尽、停火换罐等问题。然而,在萍乡市安源区青山镇大城村如今的光景便大为不同了。 临近晌午,走进大城村龙洲上,巷子里飘满了“滋滋滋”炒菜的声音和垂涎欲滴的饭菜香味,村民颜思芳家中一盘香喷喷的韭菜鸡蛋饼新鲜出锅,“我家正好是今年元旦节那天通的天然气,亲戚们都在家里吃团圆饭,往年这个时候要准备好两罐液化气,生怕做饭突然停火,这下子好了,用上了天然气,彻底告别液化气罐了,打开就来火,手机就缴费,方便的不得了。” 村民颜思芳和我们介绍到,过去她家用的是液化气灶、电热水器,液化气用完了要去几公里外的湘东区加,热水用完了就要等2小时加热,自从今年元旦节家里通了天然气,这些烦恼都没了,在儿子的帮助下还用上了智能家居,在客厅说一句“打开热水器”指令,就可以直接去卫生间洗热水澡,安逸得很。 “再过几天,我们村的赵家店、丁家屋场、和尚坡三个村民小组就也要通气了。”大城村党总支书记钟显锋一讲到村里通天然气这件民生实事便由衷的高兴。近年来,大城村开始积极向上级政府和燃气公司进行项目申请,但是苦于地处偏远、基础设施落后等条件满足不了工程的开展。伴随着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不断深入推进,尤其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让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更加便利和幸福。2021年年初,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大城村民便享受到了这一民生红利,第一期天然气工程竣工,大城村龙洲上、赤土岭等4个村民小组300户群众成为了青山镇天然气通村组工程的第一批受益群众,2月底将完成第二期180余户群众接通天然气。 “不仅仅是方便,”村民何正兰“啪嗒”一声打着自家的燃气灶和我们说:“村干部告诉我们这跳跃着的蓝色火焰是充分燃烧的表现,它代表着环保和安全。现在我家是冬天用天然气烧水,夏天用太阳热水器烧水,一年下来,估摸着至少能省下1000多元,还不用担心罐子漏气的危险。” 天然气入村组工程的实现,让更多群众感受到安全、干净、便捷的现代化生活,是青山镇推进农村能源转型迈出的坚实步伐,更是“十四五”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