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安源的乡村,随处可见四通八达的乡村硬化道路,崭新的太阳能路灯夹道而立,美丽的农家小院干净整洁……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正在安源大地悄然展开。近年来,安源镇精准施策、真抓实干,激发乡村振兴的内在活力,形成农村美、农民富的农村发展新格局。 张家湾村新农村建设点 全面提升环境 乡村处处是风光 远处树木青翠欲滴,近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花香四溢……走进安源镇安源村,一幅村容村貌的秀美画卷近在眼前,一步一景中尽显别样风景。“我们村近年变化可大了,河水变干净了,厕所也改了,道路两侧种满了花花草草,这春天一来,就跟住在公园里似的。”说起村里的变化,安源村的李大娘止不住的夸赞。 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当头炮”,近年来,安源镇坚持“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工作思路,以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按照“四精”理念,持续开展“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全力打造生产发展、生活便利、生态宜居的美丽新农村。目前,全镇已完成18个新农村建设点,创建1个精品村庄,完成绿化7800平方米、美化3200平方米、路灯安装180余盏、广场改造1500平方米,进一步提升了各村村容村貌。投资3600万元完善居民生活污水处理站点建设,采取分散式和截污纳管等治理方式,深入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现流域范围内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同时坚持整治、监督、巩固与发展同频共振,完善卫生长效保洁机制,推行网格化管理,将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融合,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情况进行综合检查考核,并严格落实奖惩,推动形成“横到边、竖到底”的责任网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的安源镇,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绿色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村容村貌整齐有序,村民生活越来越舒心。 七彩安源休闲点 十里村绿道 深化移风易俗 涵养文明新风尚 “打造农村精神文明高地,就是让广大群众的生活更美好。”安源镇党委书记杨开闻说。美丽乡村,美在风气、美在风尚。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文化塑魂春风来。近年来,安源镇提出了“群众参与、问题导向、全面覆盖”的“厚德”建设工作思路,持续深化移风易俗,助推文明乡风向善向好。近年来,安源镇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大力兴建村级文化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实施以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星级文明户”创评、文明村镇创建、志愿服务队、身边好人评选等“六个一”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让农村道德建设植根于乡土、广接地气;制定出台了《安源镇“推动移风易俗 促进乡风文明”实施方案》,各村按照要求严格执行,积极引导群众广泛参与,让成效更显著。通过一系列举措,各村人情往来、宴请规模、社会风气都大为好转。如今,流水席现象也越来越少,烟花爆竹被电子烟炮所代替。群众综合素质更是普遍提升,封建迷信大幅减少,赌博风气明显好转,邻里关系也更加和谐,形成了家庭和睦、邻里团结、文明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 跃进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加强产业引领 焕发振兴新动力 农业强不强、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决定着我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和振兴发展的质量。近年来,安源镇将“农业强镇”作为“三农”工作的总目标,紧抓“三大体系”,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发展产业、富裕农民,让广大农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意。近年来,安源镇强化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建设,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推特色农业提质增效,推行“财政+金融+扶贫+产业”联动模式,投资2000万元的安源益康乳鸽养殖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争取扶贫金融专项信贷资金30余万元进行扩大再生产,带动贫困户30余户;投资3000万元的恒泰蛋鸡养殖产业项目,养殖规模持续扩大,养殖蛋鸡50000羽,争取扶贫金融专项信贷资金近20万元进行扩大再生产;总投资300万元的萍乡市峦岗种养专业合作社,专业进行香椿种殖,争取扶贫金融专项信贷资金近20万元进行扩大再生产,带动贫困户30余户;总投资3000万元的七彩安源项目充分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着力打造乡村特色旅游线。如今一派美丽乡村丰收、和谐宜居的乡村画卷在安源大地徐徐展开。 跃进村经贸大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