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仁财)近年来,上栗县统筹各类资源,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建设新进代“五美”乡村,全面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建设“产业兴旺之美”乡村。该县夯实粮食生产基础,坚决守住耕地红线,落实惠农补贴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强化耕地抛荒治理,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县粮食产量稳定在12万吨以上。推进生猪稳产保供,加快生猪补栏扩能,全县生猪年出栏稳定在20万头以上。立足资源优势,围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发展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建设黑山羊、富硒兔、良种豆等一批育种基地,茶油、肉兔、桑蚕等特色产业升级发展。全县创建果蔬基地71个,发展新型经营主体1508家,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1家、现代农业示范园8个,引导92家花炮企业向高效农业成功转型。
建设“自然生态之美”乡村。该县全面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开展改厕、垃圾、污水等攻坚治理,创新开展示范创建等专项行动,以点带线、促线成面,全县创建环境整治“达标村”90余个,打造示范带3条、美丽宜居村庄50余个、示范庭院3000余个。大力加强农村生态建设,深化农药肥料减量增效行动,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与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极力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全面落实林长制、河长制,实施“绿化上栗”、乡村森林公园建设工程,巩固非法捕捞、重点水域禁捕退捕成果,全县人居环境质量大幅提升。
建设“文明淳朴之美”乡村。该县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把握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点,采取符合农村特点、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有效方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提振农民群众精气神,全县建设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6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62个。大力弘扬“向上向善、自立自强、开明开放、求新求变”上栗精神,引导公民注重家庭建设、家教传承和家风培育;大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和农村道德讲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涌现出一批“中国好人”与“江西好人”。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完善村规民约,深化农村殡葬改革,革除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逐步形成农村发展进步新风尚。
建设“共建共享之美”乡村。该县加快推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持续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实现村村通客运班车全覆盖。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完成109所学校、28个教学点改造。全面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和特困供养服务质量。
建设“和谐有序之美”乡村。该县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开展“红旗党支部”创建活动,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全面过硬。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依托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和村民监事会,形成了民事民议、民事民办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加大农村普法力度,健全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坚决遏制花炮等行业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持续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和黄赌毒盗拐骗等违法犯罪行为,乡村社会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涌现出一批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平安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