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天空放晴。现年44岁的江华手臂上戴着红袖章,沿着林间小路,开始了一天的巡山护林。 江华家住安源区安源镇安源村江家院冲,是一名子承父业的护林员。 2018年,江华的父亲年纪大了,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江华子承父业,成为一名护林员。 巡山护林 整整36载 江华的父亲叫江汝泉,今年76岁。由于年纪大了,身体不是很好,走路气喘吁吁,但记忆力却非常好。 1964年,19岁的江汝泉按照生产队分工,被安排做了一名护林员,每天赚取7个工分。江汝泉回忆说:“赚取7个工分,一天赚取的工资是5毛6分钱。” 江汝泉介绍昔日看护的山林 江汝泉赚得比其他人少,但他并不计较,在护林员岗位上一干就是10个年头。 1974年,生产队开办了一家煤矿,因为煤矿缺人,江汝泉转岗做了采煤工人。1992年,煤矿经营不善倒闭,热爱巡山护林的江汝泉再次回到护林员岗位。从此,这一干又是26个年头。2018年年中,江汝泉身体大不如前,在家人的劝说下,做了36年护林员的江汝泉正式“退休”。 心疼父亲 儿子接班 江汝泉与老伴育有三女一子,三个女儿早已出嫁,如今两位老人与排行老四的江华住在一起。包括两个老人和江华夫妇以及其两个正在读书的儿子,江家三代一共6口人吃饭,而一家人的开支,全靠江华夫妇打零工支撑。 江华动情地说,3年前,父亲的身体越来越不好,每次巡山回来,歇息半天仍然气喘吁吁,胸口久久不能平复,“作为父亲唯一的儿子,我心疼他呀!要他辞掉护林员的工作,他不肯。父亲做了一辈子的护林员,对山林有感情,大片的山林没人巡护,他放心不下。” 知父莫如子。2018年底,江华毅然决定接过父亲的责任,继承父亲的事业,成为一名护林员。就这样,江华”子承父业“,成为了一名护林员。 巡山护林7000余亩 儿子接班以后,江汝泉不放心,多次带着江华巡护山林。通过父亲的“传帮带”,江华很快进入状态,将护林员职责牢记在心——每年春季,是盗采竹笋的高发期,这个时候,江华会将巡护重点放在竹林区域;每年的夏秋季节,是山火高发时期,江华会带上一个扩音喇叭和一把扑火拖把,沿途喊话村民,让大家注意防火。一旦发现山林火种,他会立即用防火拖把将火种扑灭。 江华的手机上,安装了一个地图软件,地图上有一个三角形轨迹——这是江华每天的巡山护林线路。 江华正在巡山护林 江华说,自己巡护的山林面积7000余亩,包括三家冲、斑鸠冲、八方井等多个区域,具有“点多、线长、分散”的特点,“每个点与点之间相隔较远,通常要用摩托车代步。尽管这样,一趟下来,至少耗时3个钟头。” 心声:未将收入放首位 今年76岁的江汝泉回忆,巡山护林36年,经历了不少艰险事。 有一年冬天,遍山冰雪。江汝泉在一处山头巡察时,不小心掉进了一个深约两米的坑里,全身多处被划伤。情急之下,他用柴刀顺着坑壁刨出几道阶梯,最终才从坑里爬了出来。 “冬天还好一些,最艰辛的是夏天。”江汝泉说,那时候没有交通工具,全靠步行。每天巡山时,全身会被汗水湿透,带着的一壶凉水很快喝完。因为山上没有水,每次只能熬到回家再喝,“作为一名护林员,几十年来,我没有将收入放到第一位。只要走到哪里,看到漫山的山林植被,我就感到无比满足。” 今年是江华“子承父业”的第3年,每月工资微薄。所以,在巡山护林之余,他会在附近打打零工,赚收入补贴家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