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年禽器具、蒸笼器具、酿酒器具、熏年肉器……一件件年物立在崭新的沥青小路旁,让人瞬间记起儿时过年的记忆。日前,在上栗县金山镇龙泉村的龙泉水源冲南方年文化小镇,无处不在的年文化温暖着每一位回乡过年的游子。 据龙泉村党支部书记付亮介绍,小镇划分为三区八源,分别是陈年年俗年话区、当下年俗年话区和邻里年俗年话区。“龙泉水源冲美丽乡村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于2020年4月启动建设,12月底全面建成,共打造年文化景观18处、铺设沥青路面5100平方米,改造房相61栋、坡屋顶23栋。”说到小镇“年文化”营造方案,付亮自豪地道出项目的特色,“我们秉持‘树本有根,水本有源’的理念,依托现有地理环境优势和浓厚文化底蕴,以回家过年为主题,通过传统过年记忆和现今过年气氛的对比,来刻画浓厚的年文化印象。” 沿着小路往里走,记者来到“当下年俗年话区”,白墙上醒目的红色大字映入眼帘:“我们老两口在一起是过日子,一家人团圆才是过年。孩子,早点回家过年。”道尽父母对孩子数不清的牵挂。“我不只想要你买的新衣服,更想要妈妈为我穿新衣服,妈妈,早点回家过年。”吐露了孩子对母亲的思念。“你停留的7天,却是我期盼的358天,老公,早点回家过年。”字句间饱含着妻子对丈夫的期盼……随着时代的变迁、信息技术的发展,过年的形式、拜年的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和更迭,但对家人的牵挂、期待团聚的心从未改变。 走上祈福桥,看到一串串大红灯笼高高挂起,桥道两旁系着喜庆的红绳,新年的氛围与乡村的田野湖景和谐地融合起来,显得喜气洋洋。记者还注意到,一路走来,许多村民家中的窗户上安装了不锈钢材质的红色“窗花”,让整个小镇看上去年味十足。付亮告诉记者:“‘窗花’是村里统一安装的防盗网,目前已有26户安装,既安全又好看,村民们都很乐意。” 谈到村里这些年的变化,2010年嫁到龙泉村的湖南媳妇黄小兰笑称:“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家门口是泥巴路、天黑后都不愿意出门……黄小兰说,这是他们原来在村里生活的常态:“以前我不愿意小孩出去玩,回来一身的泥巴。现在沥青路铺到了家门口,我每天都得出门‘遛遛’两个娃。特别是村子里搞了年文化小镇,湖南的亲戚来参观以后都说很漂亮,整个村子显得清新古朴又规整,今年他们都来我家过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