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陈敏在湘东区调研时指出:“湘东区要在种子安全上贡献湘东力量,全力打造制种大区。要坚定不移走城乡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进一步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品质提升,让乡村的美丽颜值更好转化为价值,让乡村成为周边群众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从而实现乡村既有颜值担当,又有价值体现。” 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做好2021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农办计财〔2021〕9号)要求,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组织完成了2021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创建评审工作。 在农业农村部发布的 2021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创建名单 公示公告中, 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成功入选拟批准创建名单。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 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 为进一步夯实种业发展基础, 激发种业发展活力, 湘东区积极开展 申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工作, 以杂交水稻制种为主导产业。 强化组织领导擦亮水稻制种之“乡” ▲湘东区召开区委农村工作会议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工作 ▲杨博、何超等区领导拜访中国工程院院士颜龙安 ▲湘东区农业产业服务团到海南三亚考察制种业 种业是粮食生产的源头和粮食安全的关键,也是湘东区现代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之一。湘东区作为“杂交水稻制种之乡”,将现代种业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行专题研究部署,推动解决重大问题,出台了《关于支持我区制种产业发展若干实施意见》。成立现代农业产业服务团,由区领导带队先后到湖南省芙蓉区现代种业产业园(农作物)、长沙隆平高科技园、海南南繁制种基地等地,学习借鉴全国现代种业产业园建设的先进经验和种业产业园运营管理机制。 完善规划布局打造科学发展之“村” ▲天涯种业科研基地 种业是湘东乡村振兴首要支柱产业,也是湘东广大乡村的重要产业。湘东区将现代种业发展规划和提升工程规划列入“十四五”规划编制专项规划目录,明晰新时代种业发展形势任务,搞好规划设计,明确发展路径,指导推动现代种业发展再上新台阶。进一步完善农户+基地、合作社+基地、制种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制种生产模式,形成以育繁推一体化种业公司为龙头、制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制种专业户为基础的制种大区核心区。 深化体制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之“振” ▲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家座谈 近年来,湘东区依托天涯种业、广陵高科等种业企业科研成果,推动种业人才、资源向企业流动。建立了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人才合作体系,邀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西农业大学等高校专家对产业园创建工作进行实地调研并开展座谈会。在麻山镇汶泉村、排上镇北村等地建立杂交水稻制种基地,推进一百余个杂交水稻品种在湘东科研实验。建立南繁精神展览馆,展现湘东南繁制种的历程和成果。组织编撰并公开出版杂交水稻制种书刊《稻种》,记录湘东杂交水稻制种的足迹。 提升保障服务助力产业发展之“兴” ▲制种企业座谈 ▲育种基地作业 湘东区创新出台并持续完善制种业发展资金扶持政策,优先满足制种主体多元化信贷需求,2021年起将种业公司纳入全区财政惠农信贷通支持范围。实施制种补助政策,对制种主体在国家稻谷补贴的基础上,按在湘东区制种面积给予资金补助支持。支持和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打破界限,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合作为依托、资本为纽带,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种业研发平台和技术创新联盟。 湘东区将持续瞄准提升中国杂交水稻制种之乡、 打造中国杂交水稻良种繁育中心的目标, 聚集现代要素和经营主体, 加快种业全环节升级与全链条增值, 建设具有全国竞争优势的现代种业产业园区, 为促进江西乃至全国水稻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