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上栗县 查看内容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上栗秋收暴动

2021-4-8 11:15|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

摘要: 1927年3月,正当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取得节节胜利之际,汪精卫和蒋介石相互勾结,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对中国共产党和工农大众举起了屠刀,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清党为名,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 ...

1927年3月,正当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取得节节胜利之际,汪精卫和蒋介石相互勾结,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对中国共产党和工农大众举起了屠刀,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清党为名,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使中国大革命受到严重的摧残。在这关键时刻,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了著名的“八·七”会议,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决定以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武装。

遵照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毛泽东同志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和中央特派员身份离开武汉回到长沙。中共湖南省委研究决定,在湘赣边界这个革命形势相对较好的地区举行秋收暴动,组建了中共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九月初,毛泽东再次来到萍乡安源,在张家湾召开秋收起义军事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蔡以忱、王新亚、潘心源、邓乾元、周不论、毛泽民、罗启厚、杨骏、宁迪卿等。

安源是毛泽东领导工人运动和秋收起义的发源地,而上栗离安源较近,安源矿工中,有很多是上栗的贫苦农民。受工人运动影响,这里的工农群众富有革命积极性,并于1927年初就建立了党的组织,有一定的群众工作基础。根据中共湖南省委决定,安源属于长沙暴动区,而当时,上栗是隶属于安源市委的一个区。“八·七”会议后,贺庆仁受命从长沙赶到上栗市,并带来了湖南省委的指示精神。中共安源市委根据湖南省委的指示精神,成立了中共上栗区委,由贺庆仁(化名李希)任区委书记,黄镜波、黎静铭负责组织工作,张威九、蔡凡僧负责军事工作,肖炳裕负责工农运动。贺庆仁与原先上栗农村党支部的肖炳裕、黎经邦、张国熊、黄征泮、江卓、梁志泉(化名王若僧)等进行联系,发展党的组织。先后在南源、秋江、山背、绿塘、榉溪建立了党支部,党员发展到八十多人,并在各支部领导下建立了农民赤卫队,为响应湖南省委举行湘赣边界暴动的决定,紧锣密鼓地做好筹备工作。

1927年9月,根据中共湖南省委和起义前委书记毛泽东同志的安排,安源、小西路、萍北上栗市三地同时策划秋收暴动,贺庆仁具体负责领导萍北上栗市的秋收起义工作。在贺庆仁等中共上栗区委负责人的发动下,成立了上栗工农义勇队,按照安源市委的指示,这支义勇队暴动后编入中国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2团。

1927年9月10日(农历8月15日,正值中秋节),经过周密策划,贺庆仁、蔡凡僧等率领义勇队,包围了位于上栗市北街谢家祠堂内的国民党区党部,大部分警备人员乖乖缴械,但有几名敌人逃向二楼,欲跳窗向外逃跑,敌人慌不择路,从窗口跳下去后,下面是人家的南瓜棚,几名敌人被挂扯在南瓜棚上,义勇队员们冲上去,从瓜棚底下用梭标向上捅,都被消灭了。战后清查,区党部的头头们都到外面寻花问柳去了,守备的警备人员除外出的外,余下的十多人均被歼。

这次暴动,义勇队无人员伤亡,消灭敌人一个班,缴获步枪十多支,子弹数箱,还缴获了部分被服、军服等装备。随后,上栗区委决定,由贺庆仁率领部分有军事知识基础的义勇队员,与安源暴动的队伍会合,去参加攻打浏阳的战斗。而蔡凡僧等则留在上栗市坚持斗争,进一步发展和壮大队伍,为秋收起义部队提供人力和后勤支援。

贺庆仁带领义勇队在浏阳金刚头与萍乡安源赶来的工人义勇军爆破队会合后,一起参加了攻打浏阳的战斗。按原先的预定,攻占浏阳后,再去与平江起义的彭德怀、黄公略的起义大军会合,建立湘鄂赣边区苏维埃政府。结果,平江起义失败了,攻打浏阳占领浏阳城后,第二团因大意被敌包围,损失惨重,上栗义勇队受到创伤,突围中与二团和安源爆破队失去联系,贺庆仁只得带领义勇队返回了上栗市。

在上栗市组织的秋收暴动,由于时间紧迫,进行政治宣传活动的时间很少,导致规模不大,发动的工农群众不够多。但是,却为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减轻了压力,还为上栗市播下了工农革命武装的火种,为后来上栗举行斑竹山起义,建立斑竹山红色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注:本文参考文献

1. 《红色斑竹山》之贺庆仁回忆录。

2. 《秋收起义在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3. 《中国共产党江西省萍乡市历史》

4. 《上栗党史资料》。

供稿:县史志研究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