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安源区政府 查看内容

安源区:以党建“三化”精雕基层治理“工笔画”

2021-4-10 14:34| 发布者: cs小编网网| 评论: 0|来自: 萍乡组工微讯

摘要: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近年来,安源区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基层党建“三化”建设为引领,聚焦服务群众、改善民生、增进福祉,基层治理水平与治理能力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近年来,安源区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基层党建“三化”建设为引领,聚焦服务群众、改善民生、增进福祉,基层治理水平与治理能力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一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和美画卷在“三化”的精雕细琢下栩栩如生……

标准化夯实组织基础  勾勒“新图景”

      “书记,村里的党群服务中心非常温馨,感谢村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闲暇的好去处。”走进安源区安源镇跃进村党群服务中心,书架上的图书整齐摆放,书桌棋盘、笔墨纸砚、健身器材等一应俱全,村民们正饶有兴致地下棋、聊天,一派怡然自得……
      为全面提升基层组织基础,安源区着力在组织设置、领导班子建设、活动场所、经费保障4个方面定标准。列支11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三化”建设,全面靓化提升115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对外设立统一指示牌,做到“五栏”公开;对内优化功能布局,完善配套设施,以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综治中心为主体的开放式、一站式、共享式综合服务平台全面构建。设置了涵盖民政服务、社会保障等20余项办事流程的“妈妈式”服务清单,平均清理规范各类挂牌12块,全面推行村、社区干部统一集中办公、轮流坐班值班制度,有效实现了“办公场所最小化、服务场所最大化”。利用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实现115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277名“两委”成员交叉任职。严格落实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党组织活动经费、“两委”成员报酬等。
      如今,风格统一、色调一致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外部指示牌成了安源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标准化建设既让村、社区有了“面子”,更实了“里子”,勾勒出了一幅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图景”。

规范化提升服务水平  擦亮“新成色”

      “6天,拆了铁皮棚300多个,清理违章搭建5000多平方米,这速度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哇!”家住后埠街北站社区幸福小区的何叔惊喜地说到,“当时,社区的‘院落议事会’上说幸福小区要改造,这么多年的难题,现在终于得到解决了”。
      安源区将服务群众、改善民生作为基层党建“三化”建设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健全“一事一议”、“四议两公开”等党群议事规则,搭建沟通交流的良好平台。广泛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强化党员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人翁意识,让群众的事情自己说了算。坚持就近就便、相对均衡的原则,持续深化在职党员进社区共驻共建,以“三清单一协议”为纽带,通过群众“点单”,支部“下单”,党员“接单”模式,推动资源共享、事务共商、区域共治,有效实现组织优势、服务资源、服务功能最大化。去年以来,全区63个共建单位与社区联合共建项目230余个,盘活教育、文化、体育等活动场所170多处,开展各类志愿服务32786次。
      规范化建设,让棘手的基层治理难题在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共同参与下变得简单而顺畅,原来不被重视的“微能量”被激活重生,汇聚成作用发挥的“强气场”,擦亮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成色,党建成为了引领基层治理的新引擎。

信息化搭建网络体系  细琢“新品质”

      “有了钉钉后,我们想查询社保不用到办事处了,直接在钉钉上查询相关负责电话,打电话问就好了,其他生活上需要办事的部门电话上面也都有”,八一街社区居民曾春梅兴奋地说。
      近年来,安源区依托“钉钉”、微信、“智慧党建”等平台,将信息化的触角向基层不断延伸,构建起了一张纵横交错的网络服务体系。397个党支部、152个党小组、487个三级网格实现了线下组织网络的有效覆盖,575个工作群组则实现了线上信息网络的有效覆盖。利用线上工具,党员志愿者以及网格员们可以在线进行工作信息实时互通,发现问题实时上报,跟踪问题实时解决,“线上”咨询、“在线”办理……成为服务基层群众、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法宝,信息化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近年来,通过线上平台,发现并处置环境问题17500余个,开展巡查督导220余次,发现并整改各类问题700余个。
      信息化联通了无数个基层治理的小网格,搭建起了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不留死角的基层治理网络,网住了群众的家长里短、社情民意,更记录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为民服务的真心实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