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脱贫攻坚决胜时期,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虽被认定为贫因户,但不愿“等、靠、要”,决心稳扎稳打,用心做人做事,用勤劳脱贫致富,让一贫如洗的状况成为历史,从而步入脱贫致富新时代。 在麻山镇苏坊村就有这么一个人,他就是童林春。现年44岁的童林春是村里的一名普通农民,以往由于父亲留下的一间土屋倒塌,带着弟弟常年在外漂泊,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婚后,妻子宁友连身体欠佳,一直要靠药物维持,儿子年幼在校读书。2017年童林春因为心脏问题意外病倒,一场手术耗尽了家中所有积蓄。突出其来的变故让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生活难以为继。同年,经过村两委的严格评议审核,童林春家庭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家中的窘境迫使童林春远赴广东打工,家里的大事小情全由妻子一人打理,妻子宁友连虽也在市区务零工,却还要兼顾家中儿子的饮食起居,加上身体一向欠佳,身心显得十分疲惫,几次差点累倒。一家人能在一起,过上普通人家的舒心生活似乎成了童林春的一种奢望。 经过几年的打拼,夫妇俩深切地感悟到:他乡虽好,远不如家乡的山水美,远不如家乡的亲人暖。回乡创业,跟老婆孩子一起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涌上童林春的心头。经过深思熟虑,坚定了自己回乡创业的决心,童林春对村里的自然资源进行了巡查评估,并积极联系村里,把自己意在家乡创业的想法告诉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 按照创业计划,已先期投入2万余元,完成了23亩田地的租赁、平整,拓整鱼塘5亩,放养各类鱼苗逾上万尾,养殖鸭苗1000余羽。为了让自己的小小农场也能形成较为完整的农产品种植养殖规模,童林春已逐步扩展至鸡、鹅和龙虾等多品种养殖。由于生禽品种和数量的增多,童林春再投资为鸡、鸭分别搭建棚舍分开饲养。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他还在苏坊村的冰塘柚基地里种植了2.5亩的130株果苗。 为了使自己尽快脱贫,他还利用闲暇之余,积极参加村合作社竹制品加工厂劳动,到附近山岭收集竹枝条,送到竹制品厂换取资金;合作社安排他做冰糖柚扶贫产业基地的管护员,他认真做好基地苗木的管理,勤施肥、除草,他负责管理的范围,苗木长势良好;妻子宁友连则让村里人看不上眼的艾草、板栗、鱼腥草等野山货采拮后送到城南市场上去贩卖。 “他是真的非常勤劳,好像有用不完的力气一样,可以这么说,他的脱贫之路与自身的努力有很大的关系,贫不失志是关键。”苏坊村支部书记陈述仁在评价童林春时话语间充满了自豪感。“人贫,志不能贫。”这也是童林春时刻牢记心中的一句话,因为他知道,假如连志气都贫了,国家不管有多少好政策,都别想真正摘掉自己头上的“贫困帽”。 目前,童林春的种植养殖事业正臻臻日上,待农场各类产品上市后,估计年收入达6万余元。现在的童林春家庭俨然成为苏坊村名符其实的致富带头人,实现了从贫困户到小康人家的华丽转身,在走向美好生活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