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安源镇 查看内容

她用柔弱身体撑起一个家(图)

2021-4-17 12:06|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

摘要: 黄明玲教小儿子写字(图源:安源镇)黄明玲10年来坚持义务帮邻居老人剃头发(图源:安源镇)  大江网/萍乡头条客户端讯林风、张筱萱、刘赛阳报道:春日正好,刚刚参加完志愿者活动的黄明玲婉言谢绝了朋友聚餐的邀 ...
黄明玲教小儿子写字(图源:安源镇)

黄明玲10年来坚持义务帮邻居老人剃头发(图源:安源镇)

  大江网/萍乡头条客户端讯 林风、张筱萱、刘赛阳报道:春日正好,刚刚参加完志愿者活动的黄明玲婉言谢绝了朋友聚餐的邀请,骑着电动车一溜烟赶回了安源区安源镇木杉塘社区的家。家中,32岁身患智力残疾、软骨症的小儿子和56岁身患精神分裂症的丈夫正等着她回家做饭,做完饭还得给小儿子更换衣物。

  几十年来,柔弱的她将照顾一家六口的重任扛在肩上,哪怕日子过得再艰辛,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忍受患病丈夫的暴脾气和责骂,隔三差五便要找寻走丢的儿子,她也从不抱怨,反而经常帮助邻里,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是出了名的热心肠。认识她的人称她是个“铁娘子”,她回答:“我不是铁娘子,我只是想着终有一天,日子会好起来的。”

  这个家不能垮!”

  1988年,21岁的黄明玲和丈夫成婚伊始,日子虽清贫却很快乐。可好景不长,婚后不久,黄明玲便发现丈夫似乎患上了精神疾病,黄明玲常常一个人默默流泪。

  父母心疼女儿,劝说她离婚,但已有身孕的黄明玲,认为自己能够照顾好丈夫,遂拒绝了父母的好意。她一边拖着孕体,一边想尽办法安抚丈夫的情绪,趁丈夫清醒时,带着丈夫去医院做检查,哄着丈夫吃下药物,使得丈夫的病情逐渐得到了控制。

  祸不单行,在黄明玲怀第二胎时,由于丈夫服用治疗精神病药物,导致胎儿出生后患有智力残疾和软骨症,直到7岁才能直立行走。这无异于雪上加霜,黄明玲心都要碎了。邻居们纷纷劝她放弃这个家,但看着丈夫和嗷嗷待哺的儿子,她实在狠不下这个心。

  “这个家不能垮!只要有我在一天,我就要把他们照顾得好好的。”她红着眼圈,暗暗发誓道。

深入社区宣传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图源:安源镇)

  独自撑起家中顶梁

  说起丈夫的病情,黄明玲只能苦笑摇头。日常生活中,丈夫经常无规律发病,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时甚至出走,黄明玲只能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安抚丈夫。

  32岁的小儿子智力水平只相当于几岁的孩童,基本没有自理能力,洗澡穿衣都要黄明玲帮忙。由于有一定的认知障碍,小儿子经常记不得回家的路,时不时就走丢。有一次走丢,她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才找到小儿子。那段时间,黄明玲瘦了几十斤,整个人憔悴不已。

  2009年时,丈夫的母亲被检查出患有脑梗、冠心病、脑癌等一系列问题,瘫痪在床,照顾婆婆的任务落在了黄明玲的肩膀上。一个人照顾一家六口,有时累得真想一走了之,可想想要是真走了,儿子怎么办呢?每念及此,黄明玲便打起精神,继续照顾这一大家子人。

  在她的努力下,如今大儿子已成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广州买了房子;小儿子经过她的悉心教导后,能和人进行简单的沟通;丈夫吃药稳定病情后,也能出门打打零工,为家里挣一点生活费。看着家里情况的好转,黄明玲疲惫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希望。

  志愿者最光荣

  尽管家里情况比较特殊,但黄明玲却想,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是不是能做点事,让更少的人经受自己的这种痛苦呢?于是,她毅然决然地加入了安源区志愿者协会。

  每当社区有志愿活动时,黄明玲总是第一个报名。疫情期间,她在社区门口义务站岗;过年期间,她又和朋友顶着大雨在火车站帮忙提行李,自己浑身湿透依然笑容满面;每天出门,黄明玲都会随身携带一个大塑料袋,看到地上的垃圾便主动捡起放入袋中;社区周围老人要剪头发,黄明玲便免费帮老人剃头……在志愿软件上,黄明玲的历史记录有好几页,各种大大小小的志愿项目她都参加过,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大好人”。

  但黄明玲不这样认为,她表示,社区帮她丈夫和小儿子申请了低保,还经常送日用品给他们。她说:“社会帮助了我,那我就要用自己的力量来回报社会。”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