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付根(右)正在为患者开展手术(受访者供图) 记者李小涛报道:“幸好遇到了沈主任,治好了我多年的腰椎盘突出,原先行走寸步难移,现在我想走多远就走多远。”近日,在上栗县金山镇山口村村民吴师学家里,谈起自己在沈付根医师精心治疗之后痊愈时,他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沈付根何许人也?他是上栗县中医院骨科学科带头人,县中医院南院骨科主任,多年来,他在骨科领域孜孜求索、开拓创新,不仅开展了关节置换、骨髓炎、骨肿瘤等手术治疗,还能针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开展相应治疗,在脊椎、关节及骨科微创手术等多项技术方面填补了上栗县空白,是个骨科领域的“全能选手”。 他以救死扶伤、提升患者健康质量为己任,秉持“行一台完美手术,铸一个健康体魄”的追求,挽救了一条又一条生命,为患者点燃生命之光。 ![]() 沈付根查看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记者李小涛 摄) 放弃省城高薪待遇 回报家乡赤子情 出生于1986年的沈付根中等身材,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为人友善,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充满了对救死扶伤的坚定,眼角几丝鱼尾纹更增加了亲切与沉稳。人世间最大的信任,莫过于以命相托,正是病人对医生“生死相交”的信任,让沈付根更加坚定了“人民至高无上、患者是我亲友”的理念。 早些年,由于患者的不信任,他发现上栗县的骨科患者大部分都到外地去治疗,给很多家庭经济带来很大负担。为此,沈付根暗下决心,一定要把上栗县的骨科做得有声有色,要让患者花最少的钱治好病。 “我2009年大学毕业后,就去了乡镇卫生院,那时候我做的是全科医生,随着时间推移,我逐渐发现自身还有很多不足,因此,在乡镇卫生院工作3年后,我考取了南昌大学研究生,主修骨科。”沈付根说。研究生毕业后,导师建议他留在南昌大学附属医院,但是,沈付根牵挂家乡父老乡亲的心从未动摇,因此,他放弃省城高薪待遇,毅然回到家乡,在县级医院贡献智慧,救死扶伤。特别是2018年担任上栗县中医院骨科主任以来,从传统骨折手术到微创手术,到关节镜手术,再到关节脊柱大手术,他带领医院骨科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手术难关。 不仅如此,在他的推动下,由于治疗疑难杂症的患者越来越多,医院麻醉科等其他科室的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沈付根始终坚守在临床一线、奋战在手术台,去年实施手术410余台,以实际行动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 沈付根(右)带领骨科团队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记者李小涛 摄) 待患者如亲友 当好群众健康守门人 “您刚做完手术,现在感觉怎么样?我来帮您活动一下。”记者采访沈付根时,他正耐心为一名刚做完手术的患者查看身体健康状况。同事肖友木说:“把患者当亲友,成了沈主任雷打不动的规矩。”为了这个规矩,沈付根要求科室必须实行一天三次查房,便于及时了解患者最新状况,并及时提供帮助。 2019年11月的一天,沈付根做完一天的手术,带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已是深夜11时。妻子告诉他,孩子感冒发烧了,需要送医治疗,当他准备送孩子去医院时,电话铃突然响起。“喂,沈主任,急诊科来了一位伤势非常严重的开放性骨折患者,处于休克状态,请您赶快到医院来。”电话那头传来焦急的声音,此时已是深夜1时。 “要不让其他同事去吧。”妻子恳求道。 “患者伤势特别严重,我还是不放心。”说完,他把孩子交给妻子,立刻驱车40分钟从上栗县城赶往位于彭高镇的南院院区。 在多科室联合治疗下,患者休克症状得到缓解。“患者不仅骨头、韧带断裂,血管、肌腱也断裂了,需马上进行手术。”沈付根回忆。手术结束后,已是拂晓5时,沈付根硬是将患者从“死神”边缘抢救了回来。后来,在随访过程中得知该患者恢复良好,他心中悬着的石头也就落地了。 多年来,已有数不清的患者为他和他的骨科团队送来锦旗,但他都不允许挂出来,他总是说:“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并不是炫耀的资本。”“我曾经跑过很多地方治疗,但治疗效果都不佳,自从经过沈主任治疗后,我的腰椎盘突出恢复得非常好,他不仅医疗技术精湛,还对患者非常关爱。”吴师学如是说。 ![]() 沈付根上门随访术后出院患者健康状况(记者李小涛 摄) 舍小家顾大家 一心一意为科室谋发展 工作对于沈付根来说就像兴奋剂,一上手术台,他就精神焕发。因此,对于工作的十分专注,让他对家庭的关爱就少一些。“每次听到妻子说孩子早晨起来找爸爸时,我的心特别难过。” 沈付根说:“得益于家人支持,才让我在骨科领域闯出了一片天地,每当看到患者痊愈出院,我觉得一切都值了。”工作日,沈付根带领团队救死扶伤,休息日,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手术能力,他经常向省内外专家请教,不断将现有的医疗理念进行更新,满足更多患者需求。在自己不断学习创新过程中,他又做好传帮带,将先进的医学理念传授给科室的每一位医生,并鼓励他们不断加强学习。 在医院坚强领导下,沈付根一手抓科室发展,一手抓人才培养,推动学科建设和管理水平持续发展。医院骨科的手术量由以前全年80余台增至2020年410余台,让一个个愁眉苦脸的家庭重新回归欢声笑语。在科室建设过程中,沈付根坚持按规章办事、按原则办事、按程序办事,加强行业作风及医德医风建设,换来了患者一致好评。让沈付根欣慰的是,现在,很多患者更愿意在本地接受治疗,而且还吸引了宜春等地的患者前来治疗。 对于科室未来发展,沈付根说,将坚持“用好现有人才,激活优秀人才,培育未来人才”的原则,构建更好的人才梯队,将科室建设成为一支医疗技术精湛、科室管理规范、医德医风良好、群众可信赖的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