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湘东区 查看内容

从忧居到优居 群众安居俱欢颜

2021-4-29 11:44|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

摘要: 人们常说:衣食住行。这些都是与每一个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头等大事。在很多人的心中,吃是第一位的,其次是住,“居者有其屋”,是人们对生活的最基本的要求。近年来,危房是困扰农村脱贫和农民致富的主要问题之一 ...

人们常说:衣食住行。这些都是与每一个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头等大事。在很多人的心中,吃是第一位的,其次是住,“居者有其屋”,是人们对生活的最基本的要求。

近年来,危房是困扰农村脱贫和农民致富的主要问题之一,危房改造随即也成为了区委区政府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民生工程,也成为农村困难群众日夜急盼的民心工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这是近年来湘东区委、区政府对百姓作出的庄重承诺,也是湘东区委、区政府一直不懈努力奋斗的方向。为了解决无房户的住房困难,湘东区委、区政府在全区启动了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区委书记杨博亲自挂帅,担任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长,统筹谋划、高位推进危房改造工作,湘东区党员干部,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投身到危房改造工作当中。短短几年时间,农村百姓的居住环境悄然嬗变,完成了华丽转身,这一个又一个的改变,都能在老百姓的一张张幸福的笑脸中得到充分体现。

几年前,用湘东区东桥镇茶红村汤春发的话说,他所居住的地方是“农村面积广、困难农民多、住房条件差、危房存量多”的穷地方。     

汤春发夫妻、兄长三人均因残丧失劳动能力,帮扶干部区住建局党委书记、局长余海林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实现“决不让一户贫困户住危房”的总目标,余海林-边统筹着全区危房改造工作,查漏补缺、主动作为,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忘我的工作态度,把一片深情倾注于危房改造工作当中,使贫困户脱了“贫困帽”,圆了“安居梦”,为全区脱贫攻坚工作高效完成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另一边,余海林对待自己的帮扶对象,带着使命做、带着感情帮、带着责任扶,为自己的帮扶对象想办法、争项目,早日实现安居梦。在余海林的帮扶下,如今一贯节俭的汤春发终于搬离住了多年的旧平房,住进了梦寐以求的宽敞明亮的新房。周围环境好了,配套齐全了,看到客厅、卧室、厨房、餐厅、卫生间功能齐全,汤春发心里感到无比敞亮,生活品质瞬间提升,逢人便说党的政策好。

脱贪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喜笑颜开的农民们都在议论,之所以能住上这样好的房子,是赶上了党和国家的好政策,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居住条件才能有所改善。

一个家庭的住房变迁,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但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标尺,特别是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的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与其说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更是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 全力推进农村危房清零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通过危改与扶贫结合,使贫困户住房有保障,创业有扶持,脱贫有信心,生活有希望。

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湘东区百姓深有体会,经过多年的农村危房改造,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居住条件显著改善,农民纷纷住进了楼房,幸福来得如此之快感觉做梦一样。危房改造无论是集中安置还是就地修缮改造,都做到了节约土地,降低成本,美化乡村,惠及民生,真正实现“改造一片,优化一片,小康一片,靓丽一片”,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创造中国脱贫奇迹,关键也在党。如今进入新时代的湘东区,发展一日千里,仅2020 年,全区筹措资金426.3万元,改造危房186户,住房城乡建设三年实现巨大变化,人民群众的生活正从住有所居到安居宜居的高品质、舒适化的目标阔步向前!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