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的概况
2019年3月24日是我国第24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为了让结核病知识家喻户晓,3月25日,上埠镇卫健办联合镇卫生院、镇防保站在上埠政府门口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单、现场咨询等宣传方式,向群众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据悉,此次活动共发放宣传单1000余份,现场咨询300多人,解答疑问60多人次。 通过此次活动的宣传,大大提高了群众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营造出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结核病防治的氛围,并动员了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结核病防治工作中,使每位公民肩负起社会责任,共同抗击结核病。 肺结核的概况 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又叫“痨病”。由结核杆菌引起,主要侵害人体肺部,发生肺结核。 我国过去有一句俗话叫“十痨九死”,“痨”指的就是结核病,当时由于没有特殊的药物,结核病的死亡率相当高。 严峻性:肺结核在传染病中发病和死亡排在第2位。 危害性:得了肺结核如果发现不及时,治疗不彻底,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可引起呼吸衰竭和死亡,给患者和家属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肺结核的易感人群 (一)与肺结核病人共同居住、同室工作、学习的人都是肺结核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有可能感染结核菌,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排除。 (二)艾滋病毒感染者、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病人、尘肺病病人、老年人等都是容易发病的人群,应每年定期进行结核病检查。 学校结核病流行风险: 高中阶段的中学生,由于发育过快,升学压力大、加班加点学习的情况下,易引起免疫力下降而发病,人群高度密集,生活、学习密切接触,一旦存在传染源,周围人群广泛波及。 肺结核的传播途径 人人都有可能被传染。 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咳痰、打喷嚏将结核菌传播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感染。 密切接触及免疫力下降者为易感人群。 结核病预防 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 结核病的常见症状 校园筛查 结核菌素试验:是迟发型细胞超敏反应。是抗原(结核菌或卡介苗)进入机体使机体的免疫T淋巴细胞致敏,并大量分化增殖。当已致敏的机体再次遭受到抗原入侵时,致敏淋巴细胞就会与之结合,引起变态反应性炎症。 表现在结核菌素注射部位形成硬结甚至发生水泡、坏死。 胸片: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可通过胸片或CT进一步确诊。 规范全程治疗 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可避免传染他人: (一)肺结核治疗全程为6-8个月,耐药肺结核治疗全程为18-24个月。 (二)按医生要求规范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病人都可以治愈,自己恢复健康,同时保护家人。 (三)肺结核病人如果不规范治疗,容易产生耐药肺结核。病人一旦耐药,治愈率低,治疗费用高,社会危害大。 国家免费政策 肺结核病人免费检查和免费抗结核药物治疗。 病人可到所在地的结核病防治机构接收免费和治疗。 免费检查:胸部透视、拍摄X光胸片和痰涂片检查。 免费治疗:规定治疗方案中的抗结核药物,而其他检查和治疗费用仍需要自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