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以来,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及微信公众号、江西日报、江西改革工作简讯等媒体以文字、图片的形式报道我区纪检监察工作。下面一起来盘点下吧~~ 中央媒体 5月9日,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及微信公众号采用安源区纪委区监委依托大数据平台开展公务接待监督的素材。 5月22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刊发安源区修复废旧矿山推进土地污染治理的图片。 省级媒体 《江西改革工作简讯》2021年第492期刊发安源区运用政治生态评价系统推动基层政治生态净化优化的报道。 萍乡市安源区运用政治生态评价系统 推动基层政治生态净化优化 为巩固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社会清朗的政治生态,萍乡市安源区在政治生态智慧监督大数据平台的基础上,创新建立政治生态评价系统,实现政治生态有形化、可量化。 利用信息化、科技化手段,在政治生态智慧监督大数据平台“五大系统”(即党员干部电子廉政档案系统、问题线索处置管理系统、三公经费监督管理系统、公车使用监督管理系统、民生资金监督管理系统)基础上,增加政治生态评价系统,实现载体整合,数据整合,无缝衔接。 探索推广负面评价扣分制,各镇街委、各部门单位的基础分为100分,设置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51个三级指标,由评价系统依据采集的数据,对各镇街委和部门单位政治生态进行综合评分。分值按90-100、80-89、70-79、70分以下划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次,分别对应绿色、黄色、橙色、红色进行实时预警,生成政治生态负面问题清单,突出评价时效性。同时,实施“要情预警”,对单位“一把手”存在严重违纪违法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及以上党纪处分、撤职及以上政务处分的,或班子成员多人存在违纪违法受到党纪政务处分的直接予以亮红灯预警。 坚持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从四个方面运用评价结果,持续推动基层政治生态净化优化。一是用于政治谈话。将评价系统预警发现的各镇街委和部门单位问题清单交由有关区级领导干部,由其及时开展政治谈话,提升政治谈话质效。二是用于廉政建议。对橙色、红色预警的镇街委和部门单位,及时将问题报给分管的区级领导,由其督促推动问题整改落实。三是用于个性监督。针对实时预警情况,区纪委区监委采取专项治理、监督检查等方式开展精准监督,结合区委机动巡察工作,督促派驻机构、镇街委纪委制定个性化监督清单,提升监督质效。四是用于考核考评。将评价结果作为高质量发展考核、从严治党责任制考核、党建考核、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70分以下的单位和个人取消本年度评先评优资格,激发了维护基层政治生态的内生动力。 5月10日,江西日报刊发安源区青山镇用好高自立红色资源造福百姓的报道。 萍乡源头村:用好红色资源 造福一方百姓 “我前天放了100个土鸡蛋和15公斤自己晒制的竹笋在‘自立人家’土特产品店销售,没想到今天就卖完了,赚了800多元。”近日,萍乡市安源区青山镇源头村村民高成波清点着自己的收入,喜笑颜开。“村里的红色旅游越来越火,今年我要多晒一些笋干,多养一些鸡,争取收入比去年翻一番。”高成波对记者说。 像高成波一样笑得合不拢嘴的,还有农家乐老板高和民,他说:“今天中午接待了15桌客人,店里已经满座了。”高成波告诉记者,村里的红色培训基地建成后,他家的农家乐生意一直很好,每年营业额在20万元以上,还带动十多户村民种植蔬菜向他家的农家乐供货,户均年增收约3000元左右。 源头村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得益于近年来该村激活红色资源,助力乡村振兴。位于青山镇偏远地区的源头村,是老一辈革命家高自立的故乡。青山镇依托红色文化名村这张名片,深入挖掘高自立事迹,打造了一个集廉政宣传、党员学习、干部教育、参观纪念、群众文化为一体的“高自立廉洁自律教育基地”。基地精心设置了党史学习教育精品课程,打造了风龙森林公园红色徒步游路线。自2019年基地建成以来,已有10万余人次前来接受红色教育。 村子“红”了,游客多了,如何将丰富的红色资源转化成经济发展的动力,让村民收入越来越高,日子越过越红火?源头村围绕“红色+党建”“红色+旅游发展”“红色+基层治理”思路,组建了党员志愿服务队,他们带头进行政策宣传、环境整治、游客服务、谋划产业发展等。在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下,一批农家乐、种植养殖基地、民宿等开办起来。 村里还设立了“自立人家”土特产品店,免费帮助村民销售土特产品。“红色旅游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客人。以前,我们的土特产品都要送到城里去卖,增加了运输成本。现在,全村的土特产品都可以放到‘自立人家’来销售,产品供不应求。”高成波高兴地对记者说。 “您好,大巴车请停这边,倒车请注意后面。”在源头村停车场,党员志愿者刘明生正在为游客服务。在源头村,每天都可以看到像刘明生这样穿着志愿者服装的党员,为游客义务讲解高自立的故事。高自立的孙媳妇曾继华也用萍乡土话讲述爷爷奶奶要求后代“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家风故事。 源头村支书高枧生告诉记者,红色资源已经成为源头村的致富源,预计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30万元以上,实现从“空壳村”到富裕村的飞跃。 紫云英在阳光下随风起舞,柚子花香随风飘来。观景台上、采摘园里、游步道中,游客们在感受红色文化的同时,享受着田园牧歌的闲适。在源头村,一条“党建引领+红色文化+特色农业”的乡村振兴之路正在拓展延伸。 5月11日,江西日报刊发安源区东大街强化监督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的报道。 东大街大力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 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强化监督力度,萍乡市安源区东大街纪委提升监督针对性,围绕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整治,确保工作稳步推进、举措落地生根、整治取得实效。 直击痛点,靶向施治“不手软”。聚焦民生领域及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重点针对群众关心的利益问题漠然处之、推诿扯皮,以及办事不公等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对准靶心、集中发力,扎实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把“问题清单”变成“成果清单”。 聚焦难点,精准监督“不松劲”。东大街纪委联合三资办、财政所、城建办等力量,强化对社区小微权力、小型工程、小额资金基层腐败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日常监督,还围绕热点难点问题常态化明察暗访,实现“民情速递”;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公布整治重点、举报电话、举报方式,发动群众监督。 把握重点,正风肃纪“不停步”。 基层干部在工作中运用查、听、问、评、访等方式收集群众意见,精准发现问题 ,延伸监督触角,着力打通全面从严治党的“神经末梢”,突出政治监督,确保政令畅通,聚焦标本兼治。让群众真正感受到正风肃纪就在身边,从严治党就在身边。通过通报典型案例,发挥警示警醒作用。 5月19日,江西日报刊发安源区后埠街扎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的报道。 后埠街道:从严治党强根基 近年来,萍乡市安源区后埠街道办主动加压,创新打造社区廉洁工作平台,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进一步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主动延伸巡察。该街道办高标准完成了12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对北站社区的幸福小区、五里井社区的新站小区开展“党建+拆违”行动;完成了萍矿小区、幸福小区、城建商住楼等7个老旧小区改造,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街道办纪委抓好居务工作全过程督导,对于主动查摆出的问题,紧盯整改,进一步放大巡察成果运用。 加强常态监督。后埠街道办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向一线流动,在疫情防控、扫黑除恶、人口普查等工作中承诺践诺,在急难险重任务中作为担当,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街道纪委狠抓作风建设,启动“蓝、黄、红”三色督办单制度,解决党员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推动服务水平提升。 抓好考核督查。该街道办每年考核一次,结合日常掌握情况、个人谈话、群众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量化评分,年度考核成绩与年终奖励、评先评优直接挂钩。着力解决居务监督中存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制度落实打折扣、监督效力两张皮等问题,以考核促监督质效,督导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严格抓落实。 下一步,后埠街道办将加强居务监督工作,尽快实现13个社区的全覆盖、常态化监督,从源头上遏制基层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净化优化基层社区政治生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为“后埠大发展”增添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