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大普奔: 安源产业园五陂海绵产业集群入选“江西省2018年省级重点工业产业集群” 打破了安源区零产业集群的突破! 近年来,安源区为破解资源枯竭困境,加快经济转型步伐,不断发展接续产业,2017年举全区之力强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平台——“五陂海绵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海绵建筑材料、施工器材、成套设备、海绵城市运营、文化旅游创意等海绵产品,形成从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到海绵材料生产,再到海绵工程施工运营的完整产业链条,有力的促进全区经济提质增效。 五陂海绵产业集群以海绵科技及产业化为主导,以海绵示范海绵集聚区(萍乡海绵城市双创中心)为核心,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大集聚区基础设施投入,引导科研单位和相关生产商进驻海绵集聚区,将研、产、销融为一体,结合科普发展特色旅游,使萍乡市五陂海绵产业集群建设与企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据悉,五陂海绵产业集群已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5亿元,建成了一个综合服务平台——“萍乡海绵城市双创中心”,至目前为止已引进企业(项目)68家,已正式投产和投入使用的企业17家,其中亿元企业6家,总签约资金32亿元,主要以海绵建材、海绵建筑、海绵施工成套设备、海绵规划设计运营为主导产业,全部建成达产达标后,年产值可达70亿元,年创利税可达15亿元,可安排劳动力5000余人。 五陂镇按照安源区“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的战略部署,培育壮大支柱产业,以增强集聚效应和提高资源生产率为目标,以环境建设和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驱动力,实现海绵集聚区跨越式发展。 一是积极编制规划,引导海绵集聚区建设发展规范有序开展。依据全区工业集中区发展总体规划,五陂镇高度重视海绵集聚区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聘请高层次的设计单位进行规划设计,完成了《五陂镇海绵城镇专项规划》(2017-2030),为后续海绵集聚区发展建设和招商引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改善海绵集聚区基础设施条件。坚持科学规划、集中布局、集聚产业、企业化运作,通过争取银行贷款、申请财政资金扶持、PPP模式引进企业主体等方式,加快海绵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和承载能力。至2018年10月,海绵集聚区共建成道路3.8万平方米,供排水管网6公里,敷设高低压输变电线路4公里,海绵集聚区基础设施投入达2.5亿元。 三是积极引进项目,不断壮大海绵集聚区发展后劲。坚持抓项目促开工,抓服务促进度,自海绵集聚区成立以来已引进项目68个,其中亿元企业6家,总签约资金32亿元,重点项目有:金桥焊材40万吨焊材、萍乡环球4万吨化工填料、萍乡华鑫亿3万吨高新建材、萍乡市鑫宇6万平方米新型墙体材料、江西川安管业8万千米排水(污)管道、安源管道实业12万千米排水(污)管道、江西杰林科莱达30万平方米装配式3D定制板墙式绿色建筑材料等等。 四是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打造海绵集聚区特色产业体系。五陂海绵产业集群按照定位,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合理划分海绵集聚区功能,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特色明显、产业配套、结构优化的海绵产业体系。萍乡市五陂海绵产业集群形成了以海绵建材、海绵建筑、海绵施工成套设备、海绵规划设计运营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依托安源工业园初步建成了集科研、开发、加工及贸易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新兴产业集中区。 五是拓宽融资渠道,搭建三产发展融资平台。针对海绵集聚区建设和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不断创新投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破解融资难题。积极与国开行、南昌银行、农发行等金融机构和融资性担保机构合作,拓宽了海绵集聚区及入驻企业的融资渠道,有力地提升了海绵集聚区服务企业、服务项目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