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溪镇人民调解委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一年来,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各类非正常死亡案件已累计调解35起,其他矛盾纠纷4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100%,确保了民转刑案件、群体性事件、越级上访事件、和非正常死亡事件的“零发生”,筑牢了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一是配齐建强调解队伍。以精经验丰富的调解骨干组建调解团队,加强调解队伍力量。组建以芦溪县“杨斌圣式优秀人民调解员”“ 芦溪县人民调解专家”刘星峰同志和入萍乡市人民调解专家库的廖超同志为首的调解委员会,调委会肩负着化解矛盾、宣传法治、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职责使命。同时,该镇选聘人民调解员66人,充分发挥镇村两级人民调解员和专职人民调解员作用,建立并执行人民调解员工作时间轮流坐班制度,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司法推动、社会协同、多元参与、法治保障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一盘棋工作格局。 二是探索创新调解模式。2020年该镇成立了“新风工作室”,由刘星峰担任专职调解员。刘星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摸索出属于自己的一套调解工作新方法,应用法律知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及时有效地化解各类基层矛盾纠纷,据统计,刘星峰同志经手各类大小矛盾纠纷700余件,调解涉案金额2000余万元,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和认可。自“新风工作室”成立以来,累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5起,调解协议涉及金额1000余万元,调处成功率达100%,“新风工作室”更是被誉为民间的“金牌调解”。 三是打造基层治理平台。该镇调解委员会将调解工作融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大局,按照“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的要求,不断总结提升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政治、自治、德治、法治、智治“五治融合”为抓手,不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实践创新,投资200余万元打造全新的司法综合办公中心。进一步强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站点建设,健全“个人+集体”调解模式,一般矛盾纠纷由调解员直接调处,对重大疑难矛盾纠纷采用调委会集体调解。整合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资源,做到矛盾纠纷预防早、信息准、发现快、调处巧。 四是强化调解基层基础。该镇司法所、人民调解组织、村级调解员坚持“小矛盾不出村(社区),大矛盾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的原则,全面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台账。落实镇、村两级矛盾纠纷定期排查机制,有针对性地排查涉及民生的医疗等矛盾纠纷苗头隐患逐一分析梳理、登记建档,切实把各类矛盾纠纷吸附在当地、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以重大节日重点排查、敏感时期超前排查、突出问题专项排查为重点,特别是不断强化疫情期间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化解和处置工作,做到应调尽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