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在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开展党内表彰工作的有关精神,即日起,“湘东组工”开设“学身边典型,做合格党员” 专栏,大力宣传我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今天,让我们了解本期的主人公:湘东区麻山镇麻山村“幸福新十姐妹”带头人陈芝连。 在萍乡市湘东区麻山镇麻山村,有这样一群巾帼力量,她们在党组织的引领下,活跃在村里,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在聚焦脱贫攻坚、环境整治、乡风文明等工作中,为建设和谐幸福麻山贡献自己的力量。她们就是“幸福十姐妹”。而幸福新十姐妹的带头人陈芝连,她在数十年如一日传承和坚守中带领着“幸福新十姐妹”们不断奏响奋斗新时代的幸福之歌。2020年,陈芝连家庭被省妇联评为“江西省最美家庭”。 榜样力量立初心 1986年,当时24岁的陈芝连嫁到麻山村时,就知道村里有一支妇女组成的互助队伍——幸福十姐妹。她们在务农栽种、家务琐事、孩子照顾等过程中互帮互助,还参与矛盾纠纷调解、环境卫生整治、开展文体活动…… 陈芝连受到姑姑刘辉兰的鼓舞,主动接过接力棒成为新十姐妹的一员,后来还成为了带头人。作为新十姐妹的带头人,她深知自己的一举一动会直接影响到姐妹们的工作热情。所以,她坚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丰富自己的政治头脑,不断增强党的观念,加强党性修养,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在政治理论学习、联系群众和遵纪守法等各方面都较好的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她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扶贫帮困暖人心 陈芝连热心为群众排忧解难,在结对帮扶时,始终积极主动,不计得失,用自己的爱心让他们感受温暖。 麻山村浪下组的危远华家庭,突遭家庭变故,丈夫和公公相继去世,留下了瘫痪在床的婆婆和两个未成年的女儿,全家的重担一瞬间全部落在了当时只有37岁的危远华身上,她本人就是一个智力有障碍、耳聋的残疾妇女,当时陈芝连听闻她家的事情之后,马上集结幸福新十姐妹,帮助危远华料理好两位亲人的后事,帮助她女儿上学等,后来又帮助她重组家庭,现在危远华的家庭,两个女儿都已经成家,夫妻俩住上了新房,过上了幸福生活。 2001年,7岁的刘宇红在父亲去世后,跟着弱智的母亲改嫁到邻村,三年后,母亲也不幸去世,当得知这一情况后,陈芝连代表新十姐妹,带着物资前去慰问,并当着小宇红继父和奶奶的面郑重承诺,陈芝连和幸福十姐妹们以后就是小宇红的亲人。就这样帮扶着,一直到小宇红顺利的完成大学学业并组建好自己幸福的家庭。 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谁家有什么困难,她总是全力相助,她常说,我们村就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就是这个家庭的一员,要互帮互助。她就一直这么坚持着履行这一员的义务。 产业发展有奔头 以前的麻山村,很是贫穷,周边都找不到一家企业,除了种地,村民们没有其他经济来源。穷则思变,2002年,老村支书带着村两委班子成员引进客商种植草莓,迈出麻山村以产业兴旺为乡村振兴之路的第一步。 看到浙江客商种草莓的效益,不少村民也开始试种。文雪萍夫妇就是村里最早跟客商学习种草莓技术的村民,但是苦于没有资金。2003年,经陈芝连介绍,他们与人合伙种了4亩草莓。发展到现在,每年都可获利10余万。在这不太顺利的创业路上,遇到的许多困难,陈芝连和十姐妹们都是想尽办法去帮忙,如刚开始时的技术还不成熟,如2008年,遭遇多年不遇的大雪,多座大棚被压塌;村里都是及时伸出援手,送来技术、送来救助款,帮助她恢复生产;乡邻自发前来,帮她除雪、固定大棚…… “有技术,有市场,还有村里的支持,我不相信干不成。”文雪萍的“倔”劲感染了周边群众。而对热心种植草莓的农户,文雪萍夫妇手把手地传授技术。陈芝连还帮助吴建生等种植户承包五十余亩农田种植葡萄、脱贫致富。 作为新十姐妹的带头人,陈芝连的表现村干部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2007年,陈芝连便作为后备干部在村里协助做好办公室文书和妇女工作等,在2009年的村委会换届中,陈芝连当选为麻山村村委会委员。 如今,葡萄、草莓、火龙果、桑葚等一批农业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在麻山村全面铺开,成为了萍城居民最新鲜的“果篮子”和“菜篮子”输送地。并以打造“萍城后花园”为目标,创建“休闲游到幸福村”的乡村旅游品牌,有“农家乐”餐馆20余家。2020年,全村产值超亿元,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近3年来,来镇旅游人数累计达30万余人次,有效地带动了麻山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20年,幸福村景区被获批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江西省“AAAAA”乡村旅游示范点等。 共建幸福新家园 “根据我们评比小组入户评选的打分情况,本月我们村有刘运祥、张延明……家庭被评为最清洁”。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陈芝连便带十姐妹、妇女小组长积极动员广大家庭在室内、庭院和院前屋后进行大扫除,组织开展“清洁家园”随手拍、村级月月评等一系列活动,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为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陈芝连带头成立了军鼓队、腰鼓队等队伍……经常组织开展文体娱乐活动。在工作和生活中,陈芝连总是满腔热情地关心村里的每家每户,她还是村里的义务调解员,哪里有纠纷和矛盾,哪里就能看到她的身影。退休后,陈芝连也不忘常常帮助他人,有党员活动就带头组织参加,几年来她无偿的为来幸福讲堂参观学习的党群干部授课,现在又被聘为湘东区人民法院的人民陪审员,为社会的和谐贡献自己的力量。 陈芝连总是说:“能够以自己的力量帮到别人,对我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满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