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讯 刘杨报道:3月27日9时30分许,由安源区组织的”寻访安源初心,聚焦高质量发展”活动20多家媒体组成的采风团队在安源区了解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媒体采风团队来到距离市区约7公里的五陂镇三湾村,村子后的芭蕉岭中一片云雾缭绕,郁郁葱葱,几处刚刚绽放的桃花点缀其间,笑脸相迎八方来客;五陂河在两侧的民居之间缓缓流淌,几艘游艇、几架竹筏顺流而下,河对岸桃花岛上,几位老人在木质的风雨亭中休憩聊天。“生态五陂,魅力三湾”几个字牌赫然刻画在不远的五陂镇林业分场的树林中。 春和景明的时节,沐浴在三湾天然氧吧,坐在沿途的竹椅上歇脚,听见林中啾啾鸟鸣,一阵清风拂过,顿觉心旷神怡,疲惫全无。好一派屋舍俨然、山清水秀的动人景象! 近年来,五陂镇合理利用农村闲置资源搞活乡村旅游,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自然风光为依托,引进项目入驻,以休闲农庄、农事体验、陶艺体验等模式,盘活农村闲置农房和土地资源,优化当地餐饮和住宿,位于林业分场的三湾生态旅游景区通过户外徒步基地等特色生态旅游项目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并让农民入股企业,增收致富。村民把房屋作为资产入股,统一交由企业管理运行,企业保底房屋租金,并根据经营情况再次分红。村民还可入企业打工,参与管理,每月工资不低于2000元。现在三湾生态旅游景区的接待能力达到每日上千人。此外,为了让各个旅游项目配套,形成产业链,五陂镇还结合当地的果园,打造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让农户参与旅游开发和接待,共享旅游开发带来的实惠。 除此之外,五陂镇盘活农村闲置资产,投资600余万元将三湾社区一处荒废多年的养猪场改造成休闲陶艺馆“简院”,集陶艺制作、民宿、烧烤、酒吧等休闲项目于一体。将停业多年的农家餐厅重新整合,改建为“印象三湾”农家大院,带动当地居民入股经营。现在陶艺吧、“印象三湾”已经投入运营,乡亲们依靠从事餐饮服务、旅游产品经营,收入不断增加,原来的煤矿山变成了百姓致富的绿水青山。 据了解,五陂镇林业分场总面积约1.6平方千米,三湾乡村旅游综合体总占地面积为3000亩,总投资额3亿元以上,有78户总计400余村民居住在这里。三湾老桥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五陂镇自主筹集资金120万元,新建总长54米、宽6米的三湾新桥,实现了主要景区的交通无缝对接。实施8公里的社区道路“白改黑”工程,构筑全域旅游交通网,为旅游产品走出去、游客走进来提供了极大便利。 在近几年的新农村建设中,三湾村一直将文化建设放于经济同等重要的位置。五陂镇林业分场在三湾社区车里坪桥头新建了一个作为文化宣传和交流的平台,是一个具有仿古形式结构,蕴藏底蕴的党群文化中心。当地导游介绍,在三湾社区中心区域,有着一座建于1973年的知青宿舍,是萍乡目前仅存且保存完好的知青建筑,五陂镇积极收集相关文字、照片及物品,整合知青记忆,将其打造成知青记忆博物馆。五陂镇还对散落在民间的农耕、饮食等器具进行了收集与保护,村子农耕博物馆还与安源博物馆合作,展示了安源博物馆部分新藏品,还展示了犁耙、石碾、舂礁、风车等民俗收藏品300余件。村子农家书屋内藏书5000余册,针对村民不同文化需求提供了内容丰富的书籍。社区以讲习所为载体,邀请科技人员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提高群众用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的能力,还有百姓舞台、法制宣传长廊使当地居民和游客能寓教于乐,参观学习。 据悉,林业分场预计投入500-1000万元,准备将三湾乡村旅游综合体由3A级景区打造成4A级,努力打造现代田园经济,发展观光旅游、生态人居、休闲娱乐三大主要功能,造就一个城郊休闲综合体。 之后,媒体采风团队还前往百旺农业水产养殖场、安源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安源区金融小镇人工智能产业园等地进行了实地采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