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 萍乡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 张之龙 荣获全国"2020最美基层环保人"

为您骄傲!为您鼓掌!

张之龙:双脚丈量大地 碧水见证忠诚 投身军旅,他把守护国家安全当作己任。退伍20年,他把保护生态环境奉为使命。为摸清萍乡河流治理情况,坚持4年“走河”,踏遍大小河流沟渠,监测数据烂熟于心,走出了一张萍乡水域“地图”。练就绝技“火眼金睛”,快速识别污染因子,他以军人的忠诚、奋斗的姿态守护着萍乡的碧水蓝天。 19日下午 由中国环境报社、中国环境网举办的 致敬“2020最美基层环保人”宣传活动 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张之龙与其他获奖代表 出席并登台领奖

看看从表彰大会现场 发来的图片 

让我们再来详细 了解下张之龙的环保故事 萍水河畔“走河”者 张之龙1999年从部队退伍后,成为萍乡市生态环境局的一员,先后从事环境信访工作、环境执法工作和水污染防治工作。2017年,调入水生态环境科,为尽快掌握水污染防治工作,他采用最“笨”却最有效的方法——“走河”。“走河”实为巡河。每到周末,张之龙都会独自一人骑着摩托车或步行前往萍水河流经的县区,实地查看河道的水质变化,寻找水污染源。他每次巡河时都会时刻记录,手机里也存满了各种河道的照片、视频。“走河”时,张之龙会把河道的宽度水深、眼见的直观感觉、所在位置、周边环境等情况,用图片加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发现水质不太好时,他会在周边查看,看看周围是否有企业,有没有倾倒的痕迹,并主动和周边百姓聊天,从而了解到平时不易发现的问题。如果发现水质和之前相比有明显差别的,就用瓶子装回来给监测人员,结果出来后就抽时间和县区生态环保人员一起去查原因,或者把实际情况向辖区生态环境部门反映。“走河”的经历让张之龙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如今,他只要看到河道不对劲,基本就能第一时间分析出原因,这一“绝技”让领导和同事非常佩服。“他一到休息日就打电话‘骚扰’我,每次走河看到排污口或者河道水质有变化的地方,他就会设置断面安排我们立马去监测采样,采样回来直接到实验室做分析。我们常开玩笑说他又打电话来布置作业了,不让我们消停。”萍乡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朱波笑着说。2017年,萍乡市启动了萍水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确保萍水河水质整体得到改善,张之龙提出,监测部门不仅要做好监测,还要做好水质专报以及分析图。“全市增加了40个断面的监测点,萍水河流域36个监测点位,支流也设置了监测点位,有时一个点位一个月监测4次。”同事们总开玩笑说张之龙又给大家“加餐添活”了。张之龙的“走河”事迹在湘东区沿岸采砂厂被整顿后才被大家所知。一次巡河时,张之龙发现河水一段一段变成红色,在后续的巡河过程中,他调查发现多家采砂厂直接把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河道,偷排现象严重。在掌握证据后,张之龙做了视频,将材料汇总后通知了辖区生态环境部门,并在萍乡市政府会上汇报。会后,萍乡市立即出台整治措施,短短两三个月,14家采砂厂被取缔,其余采砂厂全部按要求整改到位。现在的张之龙经常会带着孩子一起“走河”,也带孩子去见识污水处理厂。“坐在家里看书能学到多少?别人觉得我这是在工作,我认为这是户外锻炼,也许有时我兑现不了对女儿的承诺,但我许下了萍乡碧水蓝天的承诺,我相信孩子长大以后会理解我这个不称职的父亲,因为我的言传身教,会使她从小对环保有一种亲近感和使命感。”张之龙说。 退伍20年,张之龙一直扎根于生态环境系统,不断探索,不懈努力,坚守着碧水蓝天这个承诺,让家乡的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生态环境更和谐。
愿每一份辛勤都不被辜负 愿每一份付出都获得成果 你们是美丽幸福家园的守护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