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罗建华报道:“大婶,您好,身体还好吗?今天,我来为您洗头、梳头!”“妹子,感谢你经常来看我,你不是我的女儿,待我如亲人一样!”近日,现年65岁的湘东区东桥镇东桥村村民陈永丰来到东桥镇厚田村,为双目失明的丁大娘洗头、梳头,一边开心地聊家常,场面相当温馨,这是陈永丰把困难乡亲当亲人照顾的一个暖心举动。 提起陈永丰,周边的群众无不为之竖起大拇指,在困难老人心中,她有女儿般的孝顺,在困难孩子眼里,她有慈母般的疼爱,她还热心公益活动,许多公益活动中,她洒下了辛勤的汗水,她是周边群众学习的榜样。 她乐当困难老人的“贴心女儿” 在东桥镇厚田村,有一位双目失明的丁大娘,80多岁了,和10岁的孙女一起生活,生活相当困顿。陈永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一直关照着帮着收拾家务,给丁大娘洗头、剪发,教导其孙女做家务、照顾奶奶。 ![]() 2020年年底,丁大娘不慎摔了一跤,一直躺在床上,陈永丰知道之后,第一时间去看望,还经常煲汤喂给她喝,给她翻身擦背,像照顾自己的亲人一样细心照料,赢得村民好评。 ![]() 在厚田村,还有一位70多岁的孤寡老人丁大爷,陈永丰也在照看着,她常为丁大爷送些吃的、穿的。2020年年底,她怕丁大爷冻着,她又送去棉鞋、被子、毛毯、电暖炉,还送去了腊肉、年果子等年货,感动得丁爷爷直掉眼泪。 她甘当困难孩子的“爱心妈妈” 10多年来,她一直关爱、帮扶困难儿童。7年前,她发现东桥镇草市村有一名孤儿小李,小李的爷爷奶奶都已年迈,身体欠佳,奶奶又有精神疾病,家庭无经济收入,生活环境糟糕。 第一次见到此景的她,眼角泛着泪光,紧紧地抱着小李说:“孩子,别怕,以后有阿姨。”于是,她自掏腰包给小李家买床买柜子、换窗子、买衣服被子、风扇等,经常去小李家收拾家务,并且慢慢地教育引导小李怎样学习、怎样做人。 ![]() “当初,小李见人就躲,低着头走路;现在,小李见到我们就很有礼貌地叫叔叔阿姨,而且,小李自己会收拾了,居住环境也变好了,人也变得懂事了,这些都离不开陈永丰这七年来一对一的照顾和关爱。”陈永丰的公益伙伴刘艳辉感动地说。 2019年,陈永丰在东桥镇兰台村走访时发现,该村有一对姐弟,姐姐读初一,弟弟读小学四年级,从小失去母爱,父亲又忙着在外赚钱养家,文化水平不高,收入也低。姐弟俩总是饿一顿饱一顿的,黑黑的脸和手。她和志愿者走进门,真令人震撼,碗筷没收拾发了霉,果皮纸屑随处可见,被子衣服凌乱不堪,房间里难闻的气味扑面而来。她们赶忙收拾,经过几天的整理,才有个家的样子。 随后,陈永丰发现这对姐弟因没有家长的教诲,什么事情都不会做,小男孩还有尿床的毛病。于是,陈永丰到处寻找中药秘方,每天煎好药送过去给那孩子喝,且教导姐弟怎样收拾家务。 不久,陈永丰发现小男孩营养不良、走路常摔跤,她经过孩子父亲的同意后,就把孩子接到自己家里,当自己的孩子抚养着,孩子在她家吃饭,帮他洗衣服,陪他写作业,帮孩子养成一些好的行为习惯,自从有了这个“爱心妈妈”,现在孩子的学习成绩提高了,身体素质提高了,行为习惯也越来越好。 她勇当文明创建的践行者 “我加入志愿者行列的目的是一心一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为公益事业出点力。每次做公益回来,特别开心!”2017年,陈永丰成为萍乡市牵手爱心志愿者协会东桥服务队的一名队员,之后,她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志愿初心。 ![]() 马路上,陈永丰看到行走不方便的老人过马路时,她会扶着老人过去;生活中,她遇到不文明行为的群众,她会及时制止;街道上,她看到乱停车的司机她会耐心地去劝导;社区里,他与公益伙伴参加防疫抗疫志愿活动……陈永丰默默地付出着,她的亲戚朋友都跟着她一起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 刘艳辉介绍,2020年7月,陈永丰参加镇里的卫生整治,弯着腰,用垃圾钳慢慢地从下水道的缝隙里夹垃圾出来时只听到陈永丰“哎呦”一声,她赶紧上前问她怎么啦,陈永丰忍着痛说“没事,在创建文明城市攻坚时期,我不能退缩!”“后来,我才知道,她在家摔了一跤,第二天就去参加了我是‘河小青’的活动,接着,又带着病痛参加了10多天的文明劝导,后来,她实在忍不住痛,去医院检查,她的肋骨断了几根,她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不已!”刘艳辉如是说。 从她的身上,彰显了一名普通志愿者的勇于担当,平凡的她以一颗朴实无华的爱心,演绎着无私奉献的动人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