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株萍铁路(老关火车站秋收起义战斗遗址)红色文化展示馆开馆仪式举行。省委党史研究室二处处长潘瑀,市委史志研究室主任李昌清,市文广新旅局副局长刘志高,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馆长丁煊淼,湖南省醴陵市东富镇党委书记陈朝科,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文博副研究馆员黄爱国,区领导杨博、何超、李政、黄云章、杨波、蔡智超出席开馆仪式。 ▲省委党史研究室二处处长潘瑀、区委书记杨博为株萍铁路(老关火车站秋收起义战斗遗址)红色文化展示馆揭牌。 潘瑀首先代表省委党史研究室对株萍铁路(老关火车站秋收起义战斗遗址)红色文化展示馆的建成开馆表示热烈的祝贺。潘瑀指出,要以株萍铁路红色文化展示馆落成开馆为契机,持续用活用好红色资源,让旧址遗迹成为最直观的党史“教室”,让文物史料成为最生动的党史“教材”,让英烈模范成为最可敬的党史“教师”。希望相关部门与湖南持续加强交流协作,共同研究赣湘边界红色历史,纵深推动赣湘边区域合作。 ▲区委书记杨博宣布株萍铁路(老关火车站秋收起义战斗遗址)红色文化展示馆开馆 区委副书记、区长何超在致辞时说,株萍铁路(老关火车站秋收起义战斗遗址)红色文化展示馆的建成,又为湘东红色文化的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将成为湘东奋楫扬帆、砥砺前行的新动能。何超希望,能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化赣湘边区域合作,推进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助推湘东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区委副书记李政主持开馆仪式。开馆仪式上,李政和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杨波为湘东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揭牌。 随后,大家一同参观了株萍铁路(老关火车站秋收起义战斗遗址)红色文化展示馆,现场聆听了微党课《革命理想高于天之老关英烈张汝全》。 每一处红色遗址 都是一座“精神地标” 株萍铁路 (老关火车站秋收起义战斗遗址) 红色文化展示馆建成开馆后 可以和邻近多处红色景点交相辉映 形成新的红色旅游线路 1899年动工修建的株萍铁路,是我国江南最早的跨省铁路,也是萍乡近代工业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这条铁路历经百年沧桑,浸透着厚重的文化底蕴,闪耀着灿烂的红色之光。在建党100周年之际,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6月29日,位于湘东区老关镇老关村的株萍铁路(老关火车站秋收起义战斗遗址)红色文化展示馆正式开馆。 ▲该展馆建筑面积520平米。 话不多说 小湘带你一起去探馆 株萍铁路(老关火车站秋收起义战斗遗址)红色文化展示馆以《信仰的力量》为主题,历时8个多月建成,真实地再现了相关的历史事件。詹天佑主持修建江西第一条铁路——株萍铁路过程中的艰辛;毛泽东经此铁路往返穿梭于湘赣两省,播撒下革命的火种;秋收起义第二团在乘坐株萍铁路火车进攻醴陵县城时,在老关取得初场胜利的英勇事迹…… 展厅由正厅4部分和序厅、 尾厅共6部分组成, 步入序厅, 映入眼帘的是 3米多高的蒸汽机车, 在车头两侧有铁路工人雕塑。 ▲一幅以“安源工人参加秋收起义”为主题的艺术油画与雕塑交相辉映,虚实结合地重现了当年秋收起义的峥嵘岁月。 正厅从见人、见事、见精神三个维度, 分为工业文明、红色星火、 杰出人物、故道新颜4个部分, 共展出图片300余幅、雕塑2处 复原场景5处、声光电场景4处, 生动再现了老关革命先辈及 红色遗址的感人故事。 尾厅陈列着多元化电子屏, 可满足参观者学习、宣誓的需求。 当地村民 颜家凤: 从小,我就听老一辈的人讲过株萍铁路革命英烈的故事,知道这一带发生过战斗,还留下了很多遗迹。建这个红色文化展示馆很有意义,村民们都可以来看看,铭记那段历史。 老关镇党委书记 钟亮德: 在我党迎来百年华诞之际,今天株萍铁路(老关火车站秋收起义战斗遗址)红色文化展示馆开馆了,真是恰逢其时。我镇将坚持“红绿融合”发展理念,切实将红色信仰融入绿色发展,以红色元素添彩绿色产业,通过“红绿融合”走出一条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之路。 |